真实2014

悬疑片法国,比利时2014

主演:阿兰·夏巴,乔纳森·朗贝尔,埃洛迪·布歇,凯拉·肯尼迪

导演:昆汀·杜皮约

播放地址

 剧照

真实2014 剧照 NO.1真实2014 剧照 NO.2真实2014 剧照 NO.3真实2014 剧照 NO.4真实2014 剧照 NO.5真实2014 剧照 NO.6真实2014 剧照 NO.13真实2014 剧照 NO.14真实2014 剧照 NO.15真实2014 剧照 NO.16真实2014 剧照 NO.17真实2014 剧照 NO.18真实2014 剧照 NO.19真实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7 01:12

详细剧情

威尼斯电影节参展电影,来自法国鬼才导演昆汀·杜飞的作品。电影描述一位导演寻找奥斯卡级别的“呻吟”的故事,真实与虚幻的交织,画面场景的轮回,真正的“烧脑电影”。

 长篇影评

 1 ) 《美国狙击手》告诉美国人关于伊拉克和克里斯•凯尔的七大谎言

ZAID JILANI, ALTERNET 23 JAN 2015 AT 00:01 ET
 
布莱德利•库珀在《美国狙击手》中饰演克里斯•凯尔。

影片《美国狙击手》,基于后期海豹突击队克里斯•凯尔的故事改编,其票房表现不俗,创造了1月份R级电影公映票房新纪录。然而,电影、同名自传,和克里斯•凯尔的声誉都建立在半真半假的神话与彻头彻尾的谎言之上,好莱坞并没有进行恰当的处理。
下面是七个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告诉我们的关于克里斯•凯尔的谎言:
1.电影表明伊拉克战争是为了回应9/11:一种让观众完全支持凯尔在这部电影中的行动的方式是,使人们相信他的行动是对9/11恐怖袭击的报复。影片中,正在伊拉克服役的凯尔看着那些袭击的画面,暗示这两者之间是有一些联系的。
2.电影虚构了一个为反对派卖命的恐怖狙击手:凯尔的主要对手在影片中是一个狙击手,名叫穆斯塔法。穆斯塔法在凯尔书中的一个段落中被提到过,但电影将他吹嘘成叙利亚奥运会的奖牌得主,一个为费卢杰的逊尼派叛乱分子和什叶派马奇军队卖命的人。
3.电影描绘了克里斯•凯尔被他自己的行动折磨:影片中的多个场景描绘了凯尔被他自身的行动所困扰。一个早期的评论这样称赞这部电影“展现了如此多的军人和妇女所遭受的情感折磨。“但这些痛苦在这部电影基于的原书中是根本没有的。在书中,凯尔将他的狙击目标描述成“野蛮,卑鄙的“恶魔。他写道,“我只希望我可以杀更多的。”他还写道,“我喜欢我所做的,现在也是。如果情况不同——如果我的家人不需要我——我会马上回来。我没有说谎或夸大说这很有趣。我终生致力于作为一名海豹突击队成员。”在柯南奥布莱恩的节目上,他笑称意外地就枪击了一名伊拉克叛乱分子。他曾经告诉军事侦探,他不”射杀带有《古兰经》的人,我想,但我不会做。”
4.真实的克里斯•凯尔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在卡特里娜飓风后的新奥尔良市杀过数十人:凯尔声称新奥尔良遭受了卡特里娜飓风后的混乱中,他杀了30个人。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作家Jarvis DeBerry称之为“荒谬的。“这表明凯尔战后的那种心态,但这一说法并未出现在电影中。
5.真实的克里斯•凯尔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杀了两个试图在德克萨斯州抢劫他的人:凯尔告诉很多人,在德克萨斯州他杀了两个劫车贼。记者多次试图验证这一说法,但没有证据表明它的存在。
6.克里斯•凯尔成功依靠谎言起诉了前明尼苏达州州长:凯尔称,前明尼苏达州州长杰西•文图拉诽谤海豹突击队,然后在一个当地的酒吧和他打斗。文图拉则成功起诉凯尔在他的书中描述,陪审团判给他184.5万美元。
7.克里斯•凯尔的家人声称他将自传的收入捐赠给了退伍军人的慈善事业。但他把大部分利润留给了自己:《国家评论》揭露了这本书的所有收益都捐赠给了老兵慈善机构的谎言。大约2%——52000美元——到了慈善机构,而凯尔侵吞了300万美元。
虽然这部电影最初的票房表现不俗,但越来越多的人强烈反对影片对战争的简单描述和对凯尔性格的误导性展现。这种反对情绪据报道已经开始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成员间蔓延,这可能威胁到电影获得奥斯卡奖。

带图片长微博:http://weibo.com/p/1001603802908851312614
其实只有一张图片啦。。。

 2 ) 以病终为耻,以战死为荣

大约一年前的这个时候看到了一条新闻“美国最致命的狙击手被谋杀”。一瞬间我以为恐怖分子又打进美国本土了。后来才知道,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枪下。一年后,纪传电影拍了出来,布拉德利库珀有点太帅了,克林伊斯伍德的镜头依然这么苍凉。但是,那些敬礼肃立的美国大兵,为Chris Kyle最后的送行。竟然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

艺术可以地修饰使之真实,而真实的片段也更加感人。

英雄主义不死。Chris最后都是死在了帮助袍泽的道路上。另一方面,死在枪下的神枪手,除了让人感到无奈的命中注定,也算是另一种最好的归宿吧。这种戛然而止的结局,才属于真正的传奇。

 3 ) 把伟光正变成PTSD反思说教片儿

Clint Eastwood想歌颂这个American Sniper吗?
  
我怀疑。你看看他从50年代开始在政坛上的参与,看看他在几年前共和党选举大会上那段莫名其妙的,极其诡异,让很多共和党人非常不舒服的“空椅子”发言,再查查维基,就知道这老头儿看似左倾,其实是个中间派。他的价值观可以通过老爷车那片子管中窥豹:不盲从,不迷惑,在漩涡里如一株老橡树般矗立,不以暴制暴,反而号召向我开炮来拯救世界。
  
他还拍过一对姊妹片:来自硫磺岛的信和父辈的旗帜。他苦心积虑,谆谆善诱的,从对阵的两方讲了两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无论怎么讲,这两部都是反战片。
  
那时候老头已经76岁了。他大概不会在自己对战争的观点上来个180度转弯。
  
所以这老头儿拍American Sniper,用意绝对不是全力以赴的歌颂这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大兵。后来看imdb才知道,Bradley Cooper是男主本尊的大粉丝。他本来是要自己导演的,至于为什么导演的椅子给了Eastwood,大概是后者的资历使然吧。连Chris Kyle也说过,要是真有一部电影,应该让老牛仔Eastwood导演最合适。

据说Chris Kyle的战友威胁剧作者,说如果剧本写的不好他们要作者死得难看。当然剧本最后四面讨好,得到了所有人的满意。剧本确实是给Chris Kyle增色不少,而且由Bradley Cooper演绎,这个巨人看起来既英武,又温柔,沉稳低调,而且强大决绝,简直是一个alpha男的标兵。个人认为他在上战场前,新婚妻子说他心跳的利害,他回答说担心自己的弟弟那一幕,是设计的非常具有英雄主义加浪漫主义情怀的:当爱窜升到极致的时刻,死的阴影突然袭来,但英雄担心的,居然是自己的弟弟。这一幕象极了“生于7月4日”那片子里男主和女主随着月亮河起舞那一段。

可Eastwood毕竟不是Charlton Heston。我一直想分析编导的用意,但这个故事设计得太有古典英雄主义的范儿---尤其是最后一战“向我开炮”那一段,我看着影片一直很激动,始终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再看了第二遍,觉得看出编导的用意来了:他们居然把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德州共和党伟光正同志的故事,改成了一个反思PTSD的说教片。

你看,这么一个完美的,内心和身体都无比强大的战士----对比他的战友和弟弟,他甚至从没有在参战的意义上有过任何疑虑和动摇,他仍然受到了PTSD的侵蚀。一开始他浑然不觉,但他的家庭是首当其冲的受到了影响。他妻子的那么多眼泪,绝对不是几个任务之间的无意义填充物。然后他对心理医生说“自己后悔没有能阻止更多的战友伤亡”。医生说“医院里有很多伤亡的战友,你去看看他们”,言下之意既可能是建议他通过帮忙来愈合心理伤口,更可能是说“你凭自己的力量,不能阻止整个战争中伤亡的战士”。最后,官方盖戳,他最终还是间接死于PTSD。Chris Kyle尚如此艰难的面对战争,何况任何一个心理不如他坚强的人呢?

而镜头表现出,那一天,他在离开家之前仍然用一把手枪和孩子们玩闹。那枪的特写镜头太突兀,太让人惊悚,我猜Eastwood或多或少又往里面夹带自己的私货了。

反正我认为整个片子都是Eastwood老头儿的一个大私货。

 4 ) 唱主旋律与丧失逼格,以及对马革裹尸还的尊重

本来比较无感,想打完三星就闪人,看到几个非常激进的差评都拿这片子的主旋律说事儿,句句攻击导演的逼格,就忍不住要叨叨两句。
想来这篇影评也是会排在很后面不起眼的角落,所以不怕有人来攻击,就当路见不平,唱唱反调。

近些年,诸多精彩的战争片都走反战或者是冷静中立叙事中对战争提出疑问的路线,就算是前些年有些英雄主义倾向的拆弹部队也有大量场景直直揭露战争的反人类(注意不是反人性,楼主相信战争恰恰反映了人性)。
在刚刚过去的一战纪念100年的2014年,英国出品的大片小片基本都是反战的调调。战争是丑恶的,毋庸置疑,反战主题的电影有利于提高逼格,毋庸置疑。

问题是,在评价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要想到的是,这部电影的立意根本是什么?

片子是改编自号称美军第一狙击手的克里斯凯尔的自传。作为一个在伊拉克几进几出的美军海豹突击队队员,凯尔对这场战争的记述有着他自己特色。守护战友就像守护兄弟,向恐怖主义复仇就是保护祖国,如果对方是恐怖分子就算是妇女儿童也一样毫不犹豫的干掉……

对于在主旋律战争片中长大的中国人,这种论调有些不新鲜,甚至有些虚假。问题是,这片子展现的这种有些一根筋似的英雄主义情怀不应该成为我们批判它的理由。

有人说这个片子是个美国版的主旋律影片,但是克里斯凯尔本来讲述的就是一个主旋律的故事呀,我想导演也从来没想过隐藏这个事实,看看电影海报上狙击手背后飘扬的国旗,还需要更明确的提示么?

要想拍一部深刻的探讨人性、战争、和平的纠结的电影,完全可以选用另外一个故事,如果为了提高逼格而改变了克里斯凯尔的故事,我到认为是对这位英雄最大的侮辱。
看到有人提议可以从克里斯凯尔回国后的故事开拍,拍他的PTSD的恢复过程,到最后被战后的老兵杀死的悲剧,诚然这样可能能拍出一部更纠结更有深度更适合拿奖的影片。但是如果是要拍克里斯凯尔这个人,我还是认同导演的选择。
我想,克里斯凯尔从来都没有放下过那片战场,如果他能选择自己死亡的地点,他宁可死在那里,在战斗中,死在战友的身边。

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至少美国狙击手展现了对这样一个豪气干云的英雄起码的敬意。

——————————————————————————————————
又及,
如同众多豆友所说,这片子的预告片确实是极好的。
一个月前去看五军之战的时候就被预告片弥漫出的紧张气氛迷住了,不管正片怎么样,让人看了预告片后心心念念的忘不了,这才是个预告片该有的样子啊。

如同众多豆友所说,这片子的正片是个平均水平。
并不是说壮成了牛的库珀叔演技下降或是故事情节生硬,只是,这个片子看完之后确实没有那种我靠,好牛啊或者是我去,竟然是这样的感觉。所以还是打个三星吧,不排除二刷后改成四星的可能,但又觉得好像没有二刷的必要。

 5 ) Wake me up!when September ends!

我在打算看这部电影之前,一直以为这是一部退役的军人回家后开始不适应普通人的生活,而对现代战争反思的一部电影,结果看完却让我傻了眼

其他先不说,最让我感到恶心的还是美帝用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拍摄手法把一场在美国民众眼里并非都是正义的伊拉克战争活生生的排出了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片!这就是好莱坞版的手撕鬼子吧?
这种强行洗地的嘴脸看得我真是恶心。

另外,拖沓冗长的剧情,只是为了描写一个杀人杀的超神,被美帝洗脑洗得怀着一种抛弃家人也要干掉别人得逗比牛仔人生。真的,这个主角除了是一个听命令的战争机器,他还是什么?是,军人本身就是无条件服从命令,但是美帝可以把一场在我看起来类似于侵略的命令拍成这么伟大的纪传体电影,还被炒的这么高,我真的是理解不能!

电影中多次有美军强行进入民宅的镜头,进去直接枪指着人把你按在地上,这跟当年日本人侵略中国有多大的区别?哦,对了,小日本是见人就杀,美帝至少还留你个活口。但是设身处地想象一下,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都在战地,不是每个人说撤离就能完完好好的全身而退!当一个外国侵略者打进你的国家,你是否会拿起枪反抗?所以片中一个小男孩吃力的想拿起一个火箭筒的镜头,真的让我感触很深!

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反思,就这一点,这部电影做到了,但是让我得到的反思却不是一个外来入侵者对于自己入侵的反思而是战争对于入侵者战后,一个个战争机器无法好好生活的反思,这真是让我哭笑不得,人家中东地区的命就不是命,你美帝就是优越是吗?

Wake me up!when September ends!我每次一个人去KTV唱这歌都会哭得像个傻逼!

战争或许对他们来讲没有错与对,只有胜与败;但在我看来,战争没有胜与败,只有错与对!

另外,非引战,只是看完后觉得不舒服,想说点话而已。

 6 ) 电影画外音

由于对男主和狙击手的偏爱,我北美放映第一天就杀到影院去看。影院爆满的盛况让我很是诧异,心想没人愿意Christmas eve看战争片,就好像中国人贺岁档图个乐呵一样。电影多少免不了一些典型的英雄情节的套路,如果你没有听说过他的故事也许觉得这又是一部美国征兵的宣传片。电影放映中笑声和掌声此起彼伏,硬汉的幽默和柔情也是美国战争片不可缺少的元素。除了让我对男主有点感觉外,没什么特别的感情。

电影看到最后我才恍然大悟这是一个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Chris是一位德州土生土长的牛仔,生前就住在达拉斯。这个电影是根据他的同名畅销书改编而成的。看过电影后特意去网上拔了一些Chris Kyle生前的采访,Chris本人的魅力其实给这个角色加分不少,他话语中透露的随性和谦虚很吸引人。采访中他说:我生活中随和,工作中好斗。完全是两个人,需要不停切换。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出书时,他说:如果我不写别人就要替我写了,我还是自己写吧,纪念我的兄弟们。 书中他感谢了很多帮助过他的人,电影为了突出他的个人英雄主义基本都忽略了,我相信这不是Chris出书的本意。说到他在伊拉克射中两公里外的另一个狙击手的壮举,他是这样说的:这不是一个公平的较量,我用了比他精密的多的仪器和枪支。

采访中记者总是提起他在战争中射杀了将近200个敌人的事情,很显然这不是对现代军人应有的尊重。 Chris说我不后悔我杀的每一个人, 因为他们威胁了我战友的生命,我的任务就是让战友们在战争中付出的代价越少越好。他妻子在他去世后的一次演讲中说:人们总是提到他在战争中杀了多少人,而Chris真正想知道的是他救了多少人。

与智取威虎山同期上映,我想说中国真的没有现代的战争英雄了吗?与其说这是一部好的电影,不如说是一个”powerful story about a powerful man for a powerful purpose“

 短评

电影过程中,老美鼓掌两次,第一次是对方狙击手被击毙,第二次是全片完。

7分钟前
  • 天山童姥
  • 推荐

故事一条线拉完,虽然平而不庸,但也显得太直了,所以看起更像是东木给克里斯·凯尔写的一份简历,于是剧情就显得很薄很软,没有真正的高潮点。好在人大于戏,在布莱德利·库珀和西耶娜·米勒扎实的表演下,人物内心的纠结被表现得非常到位,这一点上倒也比较真实的反映了战后留给一个家庭的创伤。

8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伊斯特伍德又一次用牛仔精神诠释了美国,从生活的日常到战场的日常,没有锐化戏剧冲突,没想讲战争英雄,也没有刻意诗化战争创伤,似乎只是儿时单纯的牛仔精神支撑着克里斯一路走下去,而那就是伊斯特伍德心中的美国。妻子那句话是对的,“如果你觉得这场战争没有改变你,那你错了。”看完十分伤感。

9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叙事真的是一段一段推进啊,就差没加小标题了。写实性不如“猎杀本拉登”,可能因为中途加入了“兵临城下”的对决?Cooper硬是挤掉了Jake的提名(没错我就是不服~)

1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沙暴那场戏太精彩了。Cooper的提名不水。

1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东木的聪明之处在于 把主旋律的调调做的直白又粗糙 完了给你一个调度精准节奏流畅的观影体验 实在没必要讨论那套家国生死之间的悖论 这一代美国士兵在战争中的生存方式各异 这部片子以个体经历体会整个美国社会的PostTraumaSyndrome 也是个不错的尝试 (壮妞Cooper真是萌萌哒

20分钟前
  • KAPO
  • 推荐

作为好莱坞最后的保守派,东木执导这片再适合不过了,完完全全的复活了John Ford与John Wayne最古典而正统的西部片。全片看似平铺直叙却让人屏息凝气,库珀献上了他个人目前为止最好的表演,高潮的沙尘暴枪战扣人心弦,结尾字幕和录像素材让人热泪盈眶。美国精神不死,德州精神不死!

22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整部电影可以用“平铺直叙”来形容,甚至除了令人叹息的结尾(还只是出了个字幕而已),都没有什么令人惊心动魄的情节(可能真的没办法大改编吧)。但东木的确手法老道纯熟,战争场景都节奏特别好,很大程度弥补了情节的不足;库珀真是壮得跟座山似的,他和锡耶纳米勒都不错!

2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我们CEO和CTO都曾经是狙击手,给我讲人死的一百种方法... 狙击手都当过了,创个业算什么。

30分钟前
  • Ying
  • 还行

看完心里还是蛮堵的,米帝爱国主义还是反思片?开头Kyle老爸说的那段牧羊犬的话用来描述Kyle应该最恰当:这世上的人分为三种,羊,饿狼和牧羊犬,我的家里不收留绵羊,如果谁要做饿狼,我也绝对不允许,我们保护自己的家人。可惜最后牧羊犬被自己家的羊给干掉了,莫大的讽刺…

31分钟前
  • Ella
  • 力荐

虽说绝对正确的政治立场是不存在的,但这部电影当中创作者通过各种角度刻画合细节所传达出作为人对这场漫长战争的立场我还是多少赞同的。没有刻意渲染的英雄主义,也没有用过多的流血来强调战争的残酷,甚至几乎没有背景音乐,只用回响在男主脑中如雨的枪声和激烈的心跳表达出生死一线的惶然。

35分钟前
  • Ask
  • 推荐

你闲暇度过的午后,是我殒身挣扎的鏖战;而我的每一次征程却是你魂牵梦绕的惊心动魄。我在漫天黄沙中疾驰,从硝烟弥漫、同袍四散的远方归来,却不经意在耀眼的阳光下离开。对不起,没能陪你们到最后。

40分钟前
  • 洛风城
  • 推荐

娘炮版的【拆弹部队】,反而女导演比老牛仔更爷们儿,俩片子反战主题上一脉相承,战争后遗症之类的桥段都类似,老牛仔放大了主旋律的亲情和爱情戏,有着太多符号化的通俗情节,它太温情,反而丧失了残酷感和压迫性,流水账式的把故事分块装进奥斯卡命题作文的结构,最有冲击力的是最后的字幕。★★★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He lives forever in people's hearts. RIP frogman.

50分钟前
  • Echoes
  • 力荐

在现在这么多迷失自我的战争主角中出现了如此简单直接god country family的Chris Kyle真的是一缕清风,所以导演怎么想观众怎么想Michael Moore怎么想都不重要,这就是部好电影,嗯。不过我觉得原型长得更像Chris Pratt啊一模一样啊连增肥都不用!

52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这片简直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居然只有7分多?!

54分钟前
  • 周杰伧的小粉丝
  • 力荐

与电影无关,吐槽一下字幕:真难想象到现在还有人把we gotta move翻译成我们得移动它,把all clear翻译成一切都是清晰的,我甚至觉得字幕组在卖萌

57分钟前
  • 囧叔
  • 还行

不做羊不做狼,只做牧羊犬,小时候的信念支撑着他保卫自己的国家,美国历史上最强的狙击手,最后的命运让人唏嘘

1小时前
  • Kelvinlee
  • 推荐

好幾場戲的寫法和處理都很喜歡。我愛eastwood,真是看一部少一部呀呀

1小时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你可以说东木老了所以把一部片子拍得转场生硬人物扁平满是红脖味,但战争场面的巨大风压早把所有基本情感概念都碾得支离破碎,主角早已不是人而是将保护他人当自我安慰运转的机器。看似局限的单视角让悲剧色彩更浓——他没有被猛烈的黄沙吞没,一转身却消失在德州的日光里。其实是反战意味大过爱国的。

1小时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