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科幻片美国2013

主演:克里斯·派恩,扎克瑞·昆图,佐伊·索尔达娜,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西蒙·佩吉,安东·叶利钦,卡尔·厄本,约翰·赵,布鲁斯·格林伍德,布兰登·诺曼,爱丽丝·伊芙,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导演:J·J·艾布拉姆斯

 剧照

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剧照 NO.1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剧照 NO.2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剧照 NO.3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剧照 NO.4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剧照 NO.5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剧照 NO.6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剧照 NO.13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剧照 NO.14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剧照 NO.15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剧照 NO.16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剧照 NO.17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剧照 NO.18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剧照 NO.19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6 16:57

详细剧情

在尼比鲁星球探查期间,企业号舰长柯克(克里斯·派恩Chris Pine 饰)为营救史波克(扎克瑞·昆图 Zachary Quinto 饰)采取了胆大妄为的举动,几乎危及全舰队员的生命,他也为此付出代价。不久,柯克官复原职,而伦敦发生一起死亡超过四十人的恐怖袭击事件。该事件的始作俑者约翰·哈里森(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饰)正来自联盟内部。此后他驾驶飞机袭击了高层会议,柯克最为敬重的派克将军不幸遇难。为了阻止哈里森的外逃阴谋,柯克重新率领企业号启程追击。危机重重的旅途,他和舰员、朋友之间的信任也受到巨大考验。   当他们最终找到哈里森,才终于知晓他的真实身份,以及伦敦袭击事件背后的阴谋和黑幕……

 长篇影评

 1 ) 这就是一部动作片不是什么star trek

好了,客观的说这部电影在动作片的层面上还是有三颗星甚至四颗星的。

但是,在先期好评如潮的情况下,我怀着巨大的期待去看这部号称是最好的star trek电影。不得不说还是有落差的,我觉得这就是一部发生在宇宙的动作片而已,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Star Trek。我承认这部电影在向经典致敬并且致的还不错,但不是光致敬就可以让本作成为致敬对象的。

Star Trek应该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元素星球元素简单堆砌的电影,更多的他带给我们的是对人类对人性对种族对社会对宇宙的一种全新理念和不同角度的思考。而导演对于Star Trek的理解似乎更多的停留在漂亮的CG效果和一些没有深度的俏皮话台词,以及无止境的打斗和正邪之间的战争。我只能说这符合对一部发生在宇宙的动作片的理解,导演试图用以上这些来掩盖本片作为一部科幻片想象力和理念的缺失,诚然场面好看火爆,但是这其实是非常偷懒讨巧可悲而且令人失望的行为。所以这是一部由Star Trek里面的角色演的动作片,但他不是Star Trek。

不但台词设计有弱智化的趋势,情节设计更是彰显。导演明显的overplayed Kirk和Spock的关系以至于我都以为他们要having sex了。导演刻意的打Spock的感情牌,试图挖掘他作为半Vulcan的emotional的一面,让我觉得太故意太做作了。我不知道那个女的穿着三点式让Kirk转过身去换衣服的狗血桥段是干嘛,秀身材还是展现Kirk迷恋女色的一面。如果是前者,好吧,还是有点料的,但是这完全没有意义;如果是后者,我只想说我认识的Captain Kirk不是这样的人。好吧,如果是为了给后面几部的感情戏作铺垫,可这真的是铺垫吗你可以特么的自然点么?这手法实在是太做作了啊,完完全全的狗血电视剧为了推动剧情而推动剧情的设定啊,你有无数个换衣服的机会你干嘛非当着个陌生异性面换衣服你是要勾引他这么明显么不会找个角落偷偷换么而且换衣服真的这么重要么非要突兀的出现在130分钟的镜头中吗?我还想吐槽的就是Spock和Uhura的感情,完全的没有意义和不知所云,我觉得这个设定大大undermine了Uhura这个角色,令她这个人物和地位十分尴尬。

总之这部片子就是这样充斥着一些没有意义的桥段和一些比较低端的笑料,而除此之外就是无聊的打斗和动作场面了。再比如我不禁怀疑一开始那段在 M-class planet上,船长和他的医生去偷经文(wtf?重点是船长和医生),然后让他的First Officer Spock进到火山里面(wtf again?重点是First Officer)这三个如此重要的职位出现在如此奇怪危险的任务位置,是为了展现新世纪的scuba diving吗?你是说科技发展到那个程度还不能远程引爆一颗炸弹么?还有进取号居然停在水下,哪个人告诉你推进器可以在水下发动的?你以为有个shield就可以在水下承受压强了么?本系列虽然设定在未来,但一向以贴近物理原理有严谨科学依据著称,不知道在这次是搞什么,那个速度下冲出水面船体应该会崩裂吧?还有SINCE WHEN进取号下面有几十个小推进器?特么的丑!死!了!好么!影片最后船长击晕佩吉一个人冲进radiation room拯救全体船员的生命然后与Spock相隔玻璃门手心贴手心再最后被卷福的血救活真的是太狗血太老套了我都快吐了。Khan的血起死回生包治百病,还能防核辐射,大家人手一份吧,要死了来一针生病了来一针。

当然相对而言还是有比较好的镜头的,比如弹射到那艘船上那段拍的不错,西蒙佩吉的表演照旧很精到,不过加上特效和音乐这差不多就是这部电影可以称道的全部了。

另外那些妄称卷福比肩小丑成为最屌反派的人,我只能说太naive了,还差的太远了。

PS: 我的两位室友在电影院里可耻的睡着了。

转自@亵渎电影:
【Star Trek Into Darkness】又名【Getting Away With It: Or, the Further Adventures of the Luckiest Bastard You Ever Saw】!

----------------------------------------------------------------------------

精彩评论展示,正反都有(回应过且没有后续的正方评论就没有了):

@ Vyvyan@DC 话说,这个顶多能撑满一个25分钟daytime soap的plot却被稀释到120分钟,睡着也算人之常情;更何况J.J. Abrams惯有的电视剧节奏也很容易让人半小时后就开始无聊。

@ 虎子 请@31minutes2mars跟楼主不要再拿这片子跟黑暗骑士相提并论了……不是一个level。诺兰可以把漫画拍出法哲学味道来,JJ是不行的……作为一个非卷福粉非外貌协会,我同样表示卷福的那万年扑克脸跟小丑也不是一个level的好伐……小丑是在克里斯蒂安本身就是强咖的前提上用淋漓尽致的dark&twisty完胜,卷福充其量是在矮子里挑高个,这戏里有人有演技么?只需装酷而已。跟速度与激情一个级别还差不多。

@ yaya 整部影片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理应是一部很新的讲述未来世界的科幻片,却给人陈旧的感觉。就好像那些整容之后的女明星,潘迎紫刘晓庆之流,脸看着是年轻的,但是身心无一不衰老,和真正的青春少女有着质的差别,这样的。

@ 我没有马甲 我觉得反派严重过誉,真没那么好。说他抢掉主角光彩的,那是因为是BC好么,换个人演试试看?我就觉得ZQ和CP魅力一点不差啊,而且JJ俨然拿BC当噱头啊,以至于正经的爱情故事(误)也没讲出点啥来,虽然我还挺吃老梗这一套的,但是吹反派的吹得真是够了。原作里的可汗据我在其他Trekkie那里的了解是很有魅力的一个宇宙超人,但在星际迷航十二里,BC角色换一个名字也没多大差,真是浪费了此角啊。

@ Abby 这就是一部定位给teenager的商业大片儿,借了Star Trek的名字骗票房而已。JJ自己都承认看不懂sifi,理解不了star trek里面的科幻元素,他觉的sifi就应该是在太空斗嘴踢腿打群架,我们还敢期待什么呢

@ 阿鱼米德 楼主没看过ST的电视剧么?这电视剧里长期由船长大副这些重要岗位跑去做高危的突击队员该做的任务

@ whxcd 11的原班人马赞一个,效果等方面赞一个。受攻击停航时离地球23万多公里,突然就要掉地球上了;那么大个玩意要撞击地球了地球方面毫无反应;发动机内核用脚踢就管用;发动机一启动那么高温,人都气化了好不好。。。

@ 西问拉德缇 最高指导原则,虽然TOS里也一直在提,但是原初里舰长为了大副或者企业号其他船员break rules可不止一次两次,基本上没怎么当回事,别说暴露一下企业号了,当着外星人传送啊、大副的耳朵露出来啊基本上是每集都在发生的事

@ 铁手 虽然依旧是TOS的人设,但是另一个平行宇宙,故事情节可以改而且改的令人可以接受,老情节可以用Khan之类的剧情找补回来,而且我中心认为ST的精神没丢

@ 下一场华丽的雨 我是看完这部电影很感动,看的时候脑袋里不断回闪《可汗之怒》里的种种场景。我觉得虽然剧情简单了些,但是很多地方致敬得让我很满意。虽然剧情是有点狗血,但是看到Kirk隔着玻璃跟Spock说话他很害怕的时候我就流泪了。我感到这很真实,死亡确实就是这么一回事,虽然只是表演,因为我有过濒死体验,在那次病很重当时被抢救意识很迷糊时,也确实是这种感觉。

@ miracle 整部戏的亮点看片花就足够了,多一分钟的精彩画面都木有呀,只有片头5分钟的大场面+片尾5分钟的大场面+一堆口水花就构成了这部所谓的精彩大作...说一大堆台词就算了,可是台词都跟戏没啥关系呀,总是类似于朋友间闲聊的那种状态真的很让人抓鸡呀!而那种啰啰嗦嗦的说话态度更让我接受不了,如果你是电视剧就算了,因为我没花钱呀,但是你用我花了钱的仅有的宝贵的两小时说这些可有可无,又一点不幽默的对话让我一点都摸不着头脑哇,反正我跟朋友的总结是:又是一部被片花坑进去的电影,一如洛杉矶之战....

@ 我是一颗大肉包 我非常喜欢那个姑娘只是让Kirk就开始自如地脱衣服的桥段。我并不觉得这是姑娘在勾引他或是Kirk沉迷女色。但是这个镜头的确在看的当下有让我被戳中。就是,啊,这就是不同的观念的那种戳中感。我觉得剧中的姑娘非常地爽气直接,完全沉浸在工作的氛围中,她并不觉得换衣服是一件重要得要停下和Kirk的交谈特意去做的事情。即使在Kirk转过身来之后,她还是很坦然,对自己和对Kirk都很坦然。我觉得这种态度非常有吸引力。也可以理解她后来会说出,I am shame as your daughter,还干脆地先给了她爹一巴掌。咋说呢,就是这种嘎嘣爽脆的姑娘啊。

@ 扭扭 Carol换衣服的镜头出现了在了n版预告片里……就连Alice Eve本人也在记者见面会上吐槽了那个换衣服的镜头,大意是说,自己演了一个高智商的科学家,但是智商这么高的人也不知道换衣服需要隐私。当时一众cast都在窃笑。

@ sosan 每次一部片子出来,好也罢烂也罢,最好玩的莫过于看各路”神仙“的装逼影评了,搞得豆瓣好像真是专业影视人网站一样,哈哈哈哈,中国电影有你们这么多专家,怎么还拍不好呢,乐死我了。


翻页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963839/?start=100#comments


 2 ) 感想一束

1. 今次《可汗之怒》平行空間版裏Kirk的性格塑造我個人覺得欠妥。他可以玩命但玩的是自己的命而非企業號的命,不然船員如何放心把自己的命交到他手裡?成功的艦長能夠掌握玩命和負責之間的平衡點,兩者缺一不可,至少看TOS全系列中我一次也沒有覺得Kirk不可靠過,但本次AOS第二作對他的描寫太強調闖勁,前作由於是學院新人初體驗,衝動表現無可厚非毋寧說正因為打破常規才讓他脫穎而出,但現在地位有變,新的Mr.Spock已經更情緒化了艦長還變卦跟變天一樣快,比如同可汗打交道的方式、輕易替換Scotty的決定等等……真替企業號擔心啊。瞧這搞得千瘡百孔、死傷慘重的,連地球上的人命也首次遭到草芥般的待遇,實在有一種爲了追求情節曲折而叫人物性格前去配合的意思。當然,或許編劇現在描寫的依然是Kirk的“成長期”,但我總覺得他應該更識大體一些。

2. 爲什麽會這樣呢,因為現在編劇走的只是K/S兩人路線所以需要如此戲劇化的性格對比,而TOS艦長大副船醫3P的場合Kirk並不是情感衝動的象徵,醫生才是。Kirk是負責協調情感與理智的人,電視劇開播初期Gene甚至煩惱過本該是男一號的艦長太稱職得體以至於不夠有趣,風頭全被男二號史波克先生蓋過這可如何是好(他向阿西莫夫討教,後者建議增加K/S並肩作戰的戲份,讓Mr.Spock多營救他的艦長幾次,以此帶動Kirk的人氣~) 所以說現在這個KSU的3p到底想怎麼樣啦,Mr.Spock的情感教育由Kirk來負責不就好了嘛“要是我終究還是知道了什麽是愛,那就得歸功於你”不是嗎!!(<-不是的,那是納爾齊斯)。爲提升女性角色地位才讓Uhura這麼能打嗎,還是爲了服務男觀眾啦,我不懂呀!

3. 新版里我最喜歡的其實是醫生啊因為聲形跟原版最像但又升級成了彪悍版而内裏依然老母雞,多帶感的設定啊,可是現在除了吐吐槽好像也沒啥別的用,只能默默地在醫務艙里養養tribble(!!),浪費了船醫這麼攻的一個職業。

4. 馬庫斯小姐原本是Kirk孩子他媽,平行空間里我有一種她將來會被拿來和醫生湊作對的不祥預感(假如演員簽了下集片約的話)……好吧在一心想著贏得Mr.Spock的心這一點上Kirk的形象沒有動搖。


5. 《可汗之怒》最後之所以能虐得撕心裂肺少不得電視劇的鋪墊和現實中流逝的那十幾年的份量。今次K/S調轉版,雖然隔著玻璃的高潮段落本身依舊感人,演得也投入,對照式地挖掘了人類在同樣情境下的不同情感表現,但一來“你們感情是不是發展得太快了這才一兩年吧?!”二來所有觀眾都明白解藥就在隔壁,這么煽情是何苦。

6. 不過呢“殺我男朋友,跟你拼了!”這梗絕逼是百試不爽,所以情感代入沒問題。而且,KHAAAAAAAAAAAAAAAAAAAANNNNNNNN!!!!!!!!!!!!!!!!!!!!!!!!!由Mr.Spock吼出來,真的不那麼雷。

7. 結果Scotty才是大家的救世主,這樣真的好嗎!還有,他第一時間去叫的是Mr.Spock而不是醫生,要不要這麼懂!不愧是放言I love this SHIP的人。

8. 過去電影版專心戰鬥沒問題,因為有電視劇打底,可是AOS再不跟外星文明互動一下探索新疆界的口號就要變成空話了。建議下集去遙遠星系度個輕鬆的蜜月。說是2016年上映下一集,16減9等於7……七年一次的發情期是不是該來了?

9. IMAX+3D的觀影體驗相當好,畫面尤其明亮,只是JJ導演用太多手提攝影,2D不覺得,一旦立體了不免晃得暈。AOS在製作水平上可能是除Star Trek電影第一部之外最高的,這次拍得依然豪華,美工真沒啥可挑剔的。但是,我能為《可汗之怒》寫出結構明晰的長篇分析而且寫著寫著還能又他媽哭一次,這個平行空間版卻除了吐槽沒啥好分析的。系列進行到第二集后,就不是光靠新鮮感和闖勁就够了的。我覺得TOS最大的成功在於塑造了Kirk/Spock這樣一個近乎古典的、充滿了金髮/黑髮象徵性的組合,特別是前三個電影對這段關係描寫之層次豐富,反正我是把它看做流行文化裡的《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了。而重啟版呢?Chris Pine和Zachary Quinto的表演賦予了這兩個角色屬於他們自己的新特色,其實蠻好的,比如這集里Kirk跟Mr.Spock說“我會想你的”,等了好久都等不來對方的反應后失望噗了一聲,就是這個Kirk獨有的神態。此類細節還有很多,演員們並非不用心,但編劇握著大好素材交出的結果卻帶著揮之不去的速食味道,跟TOS一比,高下立現。

10. 比起Cumberbatch,我的視線全在將軍Peter Weller身上,這部電影里他最棒:不怒自威,口音的尺度掌握得絕佳,美國漢子的氣息撲面而來的同時又SO FUCKING COOL!

 3 ) 暗黑无边

“Revenge is a dish best served cold”,原来《杀死比尔》与《生活大爆炸》中的著名台词源自于这里,第一次看的时候真没注意到。这次看的版本应该是数码技术修复了的,感觉不少进取号的画面应该是后期修复时数码重新制作的,看起来非常之光滑亮洁,这一集的剧情节奏比上一集紧凑了不少,当然,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剧情发展还是有点缓慢的,影片履盖了很多的元素,有创世、牺牲、阴谋、复仇、伪装、私生子等等,特别是这创世的概念真是酷爆了,还有可汗那性感的胸肌,史波克的舍生取义,船长与史波克的惺惺相惜等,强大的反派,哲理性的对白,看来《暗黑无界》要致敬这部是绝对正确的选择。

 4 ) 当年你叫人家小尖尖

其实船长从头到尾对spock只有两句对白,真拿你(的刘海儿)没办法!以及,happy now? 还有小尖这种昵称是要闹哪样。。。

老spock你的剧透好坑爹,为毛要讲付出巨大代价这种话吓唬年轻人,描述这种结局的正确说法是“有惊无险”好吗。害得人家小尖尖白哭一场。

瓦肯人的眼泪比可汗的愤怒有杀伤力一万倍。为你哭,为你失控,为你打架,为你变成绝不可能成为的那个人,啧啧啧。但是居然还在假模假式的谈恋爱。某阳光活泼青年都没谈恋爱了,你一个情商为负的nerd在谈,你觉得这符合逻辑吗?

还有最后船长肉身去修曲速内核,好好的次世代高科技能量之源,被又拉又踹地修出了蒸朋感。

算了就看看星舰在太空里折腾的场面,曲速飞走留下的蓝色光雾,就已经值回票价。何况还有西蒙佩吉。

 5 ) 他的征途可不是星辰大海


J•J•艾伯拉姆斯是一名优秀的编剧,一名合格的导演。在美剧的圈子里,编剧的地位是超然导演之上的。以《迷失》一剧声名鹊起的导演J•J•艾伯拉姆斯,无疑在编剧上拥有比其他好莱坞工匠导演有更大的发言权。被汤姆•克鲁斯提携到烧钱的电影圈后,他先后接手了两大商业系列影片——《碟中谍》和《星际迷航》,迄今为止各拍了两部。尽管没有像克里斯托弗•诺兰那样耀眼的票房成绩,但足以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占有一席之地。至少让某些投拍电影的老板知道了,把钱交给艾伯拉姆斯绝对比交给莱德利•斯科特手上靠谱得多。

《星际迷航》拥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第一部星际迷航系列电影上映时,正值冷战美苏两国太空争霸高潮期的1966年,和他永远的竞争对手《星球大战》系列一样,整整贯穿了北美一代人的记忆。尽管冷战结束,太空探索热逐渐消失,连NASA都面临裁减危机,关于征战太空的电影也自然是上比不了魔戒的奇幻旅程,下打不过朱丽叶•罗伯茨式的浪漫喜剧。况且星际系列没有一个像乔治•卢卡斯一样的偏执狂,有力地防止其被过度消费。到21世纪时第十部星际迷航系列电影上映时,这个系列被除了某些极度死忠外的所有人当成了笑话。幸亏2009年,派拉蒙和艾伯拉姆斯一起以一种撒泼耍赖、置死后生的方式重启了这个系列。

几乎所有幻想文学,包括我们熟知的星球大战、魔戒、哈利•波特、暮光之城、饥饿游戏等多个系列,都是基于架空历史、重塑世界的类型文学。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是根据受众的不同,将世界建筑在未来世界的太空、远古时期的中土世界、平行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或者其他种种匪夷所思但又并非无迹可寻的基础之上。幻想文学不必拘泥历史、物理定律等现实感知的世界,平白无故生造出空中楼阁,最大的销售卖点自然是架空世界的奇技淫巧。除此之外,幻想文学掌握了任意改变历史的妙方,极其方便、流水线式地制造高中生所清晰、理解并崇拜的道德观和情感世界,或恢宏、或伟大、或缠绵、或青涩。这种浅薄的、标签式的情感烘托正符合高中年龄阶段的人类对于社会的想象,即使是反乌托邦题材上,其底色应然是缺乏深度与广度的。举例来说,如果你在23岁之后才开始读《银河英雄传说》,其情感体验与一个16岁读的人完全不一致。故而红茶的销量很大程度上和田中芳树的推广有关系。

第十一部《星际迷航》就耍了这样一个小聪明:利用平行宇宙的理论,在主角柯克船长出生之时时间出现交叉,在另外一个宇宙空间里开启另外一个故事的开头。这种耍流氓的手段由美漫滥觞,充分满足了读者关公战秦琼的美好愿望,满屏幕的钢铁侠大战绿巨人。当然必要的前提是两个超级英雄属于同一公司。近年来漫画改编电影风行世界,艾伯拉姆斯偷学一招,星际迷航系列满盘皆活,既解决了老星际迷的望眼欲穿之渴,也能让编导从容编写、再造新影迷。上一部星际电影可以说非常成功,票房赚得盆满钵满不说,星际系列靠此起死回生,浮屠再造,导演可谓功德无量。

苏珊•桑塔格评价罗伯•布勒松时说:“有些艺术直接以唤起情感为目的;有些艺术则通过理智的途径而诉诸情感。有使人感动的艺术,制造移情的艺术。有不动声色的艺术,引起反思的艺术。”从这个角度审视这部毫无疑问艾伯拉姆斯获得了更大权力的电影,《星际迷航•暗黑无界》根本无法满足上述任何一点。作为在2013年上映一部科幻电影,里面的主要角色使用的通话工具之先进程度竟然不如电影观众手中的智能手机,不能不让人指责拍摄方的粗糙和大意,更别提我们能在电影里看到有任何硬科幻的创新了。

就是和电影改编系列原作之《可汗之怒》相比,第十二部中人物的情感线、故事的情节线也显得如此苍白薄弱。“太空,最后的边境。这是进取号星舰的航程。”电影结尾这一句被匆匆掠过的经典台词,其实是奠定整个系列太空歌剧式的基调。星际迷航诞生于人类对太空充满向往的六十年代,而这一情感和历史来源便是伟大的“大航海时代”——仅需将口号大海换成太空即可。发现新大陆、创造历史,同时攻克外敌、无往不胜,像这种廉价简单、起点文学式的情感,艾伯拉姆斯都吝啬地放过了。整部电影,我们只看到导演和他三个经受严苛训练的编剧,按照好莱坞的规定动作一招一式、大情节套小情节,大冲突套小冲突,带着喘不过气来的观众一路狂奔直至终点,最后像一个泄了气的气球一样萎顿下来。

在星际的设定中,柯克船长和史波克大副代表了美国高中男生的两种典型:高大帅气、鲁莽义气的体育帅哥和情感白痴、超高智商的书呆子。艾伯拉姆斯为了将这两个标签式的人物往标签上更推一步,不惜罔顾逻辑和情节,放弃了一个更加值得大书特书、深挖背景的角色——反派可汗。导演和编剧没有提供任何一种普通观众没有见过、陌生的情感体验,甚至连镜头语言和视觉景观也一并放弃,将已经炸好的、软了的薯条重新回炉热一下,就迫不及待端上来献给观众,简直比迈克尔•贝还要无耻和平庸。艾伯拉姆斯有许多向前走一步的机会,但是他都完全放弃了所有可能,甘心匍匐于工匠手册和市场调研的结果之下,最终拿出来的就只能是一篇飞速放映的PPT。

 6 ) 前往好莱坞到过的地方:《暗黑无界》影片详解

此篇影评是站在Trekkie的立场上写的,内容有此片的典故和细节、亮点和作为一部星际旅行电影的不足之处。宅度较深,态度较严肃,批评较多,对星际旅行兴趣不大的、认为不用严肃看待商业片的和玻璃心的可以绕道。
—————————————————————————————————————————

补充:鉴于某些评论,在此引用David Wong的几段话:

“得了!这些电影应该是轻松刺激,让大家逃避现实的!看绿巨人把怪物揍上天多好玩啊!”我知道,我把《复仇者联盟》看了七遍。可问题在于:每发表一篇批评的评论,就有无数影迷尖叫着轰炸:“你们干嘛要糟蹋每部电影?干嘛不好好享受就算了?你们干嘛非要想这么多?!?!”

但是,扪心自问:为什么那么多人条件反射似的拒绝对流行文化“想太多”?为什么你们害怕深入的分析会毁掉一件作品?如果政府在你的城镇中心建了一个巨大的神秘装置,然后马上用栅栏围起来,说“没什么可看的!”,我确信你不搞清楚就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不想让你知道太多,意味着不会是什么好事。

因此,当你条件反射地想说“放轻松!别太深入!”的时候,你应该有所警觉。这通常意味着这件作品其实并不美妙。
—————————————————————————————————————————


这部电影好看吗?答案是肯定的,《暗黑无界》具有暑期大片的一切元素。可走出影院后,我们不禁要问,这部影片好吗?它讲了怎样的故事?塑造了怎样的角色?传达了怎样的信息?下面,以情节为线索,我将给出个人的答案和看法。




【】为典故,〔〕为亮点,[]为漏洞。

影片的开场像是夺宝奇兵,Nibiru星上,Kirk和McCoy偷了外星人的神圣卷轴,希望把他们从火山边引开【两人穿的衣服与《The Final Frontier》里他们偷的很像】,Spock则在火山里用冷聚变装置试图阻止火山喷发,以拯救这个星球。跟随着Kirk和McCoy,我们看到了前所未见的景象——水下的进取号。这时,进取号面临了一个两难的选择:救Spock的命还是遵守最高指导原则。
【最高指导原则是星际舰队的第一号原则:“每一个种族都有权在其本有的文化下进化,星际舰队的任何下属星舰或个人都不得影响外星种族进化过程、文化、制度、生活方式,影响的方式包括给予外星种族更先进的知识和科技。在拯救外星种族生命或其船只时也决不许违反最高指导原则,除非被拯救的种族已经受到了其他文明污染。最高指导原则高于其他任何原则,星际舰队下属星舰和个人必须将其视为最高原则。”】
【McCoy的台词类似于“Shut up, Spock! We are rescuing you!”(《The Immunity Syndrome》)】
【Spock这时说了他最有名的一句台词:The needs of the many outweigh the needs of the few(《可汗之怒》)】

Kirk选择违反原则,在外星人前暴露进取号,救了Spock。
【在《The Search For Spock》和《The Voyage Home》中,Kirk也为Spock违反了军令。】

片头之后,我们来到了2259.55的伦敦,跟随星际舰队31区【31区:联盟内部的秘密部门,旨在用一切手段保卫地球和联盟。】军官Thomas Harewood和他的妻子Rima去医院看望昏迷的女儿Lucille。John Harrison告诉他,他能救他的女儿。

【画面切到Kirk的卧室,音乐是Beastie Boys的Body Movin’,第一部电影中,他飞车时听的是Beastie Boys的Sabotage。】

因为提交了不实的报告,Kirk被Pike叫去,告诉他Marcus【Peter Weller也演过ENT里的John Paxton】和总部决定让他重回学院受训。

Harrison的血液让Lucille恢复了健康。Harewood按约定去执行自杀式任务。他给Marcus上将发去一条信息后,用星舰学院校友戒指炸毁了他工作的位于Kelvin号纪念档案馆地下的办公区。
【Kirk的父亲在Kelvin号事件中牺牲。】

Kirk在酒吧中借酒消愁,Pike找上门来,两人聊起初遇的往事,Pike告诉Kirk他已被任命为自己的大副。两人被叫去总部开会,讨论恐怖袭击的对策。在会上,Kirk意识到Harrison袭击档案馆的真正动机:攻击参与总部会议的高层军官。Harrison果然发起了袭击,在袭击中Pike死了,Kirk又成了进取号的舰长。
【他们开会的大楼是Daystrom Building,以Richard Daystrom命名。】
[呃,他被降职有十分钟吗?Kirk重新得到舰长头衔和进取号的过程太快了,使得降职这个情节没什么意义。]
〔Chris Pine的Kirk在面对Pike——他的第二个父亲——之死时流泪了,向Spock伸手,展现了Shatner的Kirk从未展现的脆弱和情感的开放,这是他的Kirk的独特之处。〕

Harrison用一个超曲速传送装置,轻松地把自己传送到Qo'noS上。
[......想到ENT里以曲速4.5要航行四天才能到Qo'noS,我不禁泪流满面。]
【Add:小说里解释了这个装置能量极大,普通人在传送过程中会死亡,但Harrison没有。Scotty上一部电影中从老Spock处得到的公式被联盟公布,然后为Harrison所用。电影没有解释。】

为了给Pike复仇,Kirk决定去Qo'noS追捕Harrison。Marcus给了Kirk72颗光子鱼雷,要Kirk消灭Harrison。
【Marcus的办公室摆放着Phoenix(第一艘实现曲速飞行的飞船,见《First Contact》)、NX-01(ENT的进取号)、XCV-330(见ENT和TMP)、复仇号的模型,还有怀特兄弟的飞机模型。 】

Carol作为武器专家转入进取号。
〔Spock,你的嫉妒心能收敛一下吗?〕
【Carol Marcus:《可汗之怒》中的角色,原时间线中为分子生物学家,早年和Kirk交往并育有一子David。她母亲的姓是Wallace,Wallace是《The Deadly Years》的一个角色,本来她该成为《可汗之怒》里的Carol。】

Scotty和Keeser因为不满把不明武器运上进取号,向Kirk辞职。Kirk和Uhura在电梯里抱怨Spock。
【Uhura对Spock的不满在前传漫画《Countdown》里有解释,Spock在瓦肯星被毁后,执行任务时一直表现出自毁倾向,执意执行危险任务。Uhura为此担忧。】

Kirk把Chekov提为轮机长。
【听到要换红衫时Chekov颇为惊惶,因为红衫是TOS中阵亡比例最高的分支。TMP的剧本初稿中把Chekov写死了。】

接受Spock的意见,Kirk决定不杀死Harrison,而是把他抓回地球接受法律的裁决。Kirk、Spock和Uhura等人到Qo'noS上追捕Harrison。
【用的船是几周前从Mudd处收缴的,Mudd是走私商人,Harry Mudd的女儿,见《Countdown》。后面这艘船被追的戏很像《绝地归来》啊.......】

Sulu担任代理舰长,表现极为抢眼。(在影片结尾,他再次表示了对做舰长的兴趣。)
【Sulu和Chekov作为黄衫,是舰桥军官中最希望成为舰长的,在原时间线中,Sulu最终成为精进号舰长。】
〔对我来说,这是BEST MOMENT OF THE MOVIE。〕

有惊无险地降落到Qo'noS之后[......克林昂母星都没有防卫雷达,无语],Uhura去与克林昂人交涉。
【天上有一轮残月,暗示Praxis的状况可能已经不太好,《The Undiscovered Country》里Praxis爆炸后克林昂人陷入了危机。如果这个暗示是真的,克林昂人的高度戒备状态就可以理解了。】
【Uhura说她的克林昂语不太流利。在原时间线上,Uhura的克林昂语也不好,曾用翻译机翻译克林昂语。】
【他们降落的地点是Ketha Province,在这里被设定为无人区,原时间线上Martok将军是在这里出生的。】

Harrison干掉了一伙克林昂人,向Kirk一行投降。Kirk复仇心切,打了Harrison。
[......Kirk打人这里非常非常好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觉得。]
【出任务之前Kirk不是叫了两个红衫一起来吗?他们没回来。小说里说他们死了。红衫又死了......】

Harrison告诉了Kirk一组坐标,Kirk让Scotty去调查。

Kirk让Carol拆解一个光子鱼雷。Carol在交谈中告诉他她是Christine Chapel的朋友,Chapel在与Kirk分手后转到了另一艘星舰上。
【Chapel,原时间线中的进取号护士,五年计划期间暗恋Spock。】
[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与剧情完全无关的穿内衣的女性角色的镜头,JJ再次证明自己是个sexist。另外,在被问为什么有这个镜头时,Lindelof的回答简直是sexist的样板,我不想在此转述他的话。]
(有关《暗黑无界》性别歧视进一步的论述可见:http://www.douban.com/note/277036403/

McCoy帮助Carol去拆解光子鱼雷,他告诉Carol自己曾给一个Gorn进行过剖腹产,生下的是八胞胎。【Gorn,外星种族,见《Arena》。】拆开鱼雷后发现里面是装着人的冷冻舱,已沉睡了三百年。
[三百年,也就是说优生战争是1959年打的......编剧,你不能拣个整数随便说啊。]
【星历2259年的确对应的是公历2259年,这是保留了原初的bug。拍原初的时候剧组还没想清楚星历怎么算,到TNG时期才统一,所以Kirk时间线上的星历不能用公式算。】

Kirk和Spock去找Harrison对质,Harrison揭露了他的真实身份:Khan。Khan告诉他们Marcus才是幕后主使,自己被迫为Marcus所用,后为伙伴向Marcus复仇。[Khan:关于他我后面会专门说。]

进取号受到一艘巨大的黑色舰艇——复仇号——的袭击。对方的舰长是Marcus。Marcus决意摧毁进取号。
【在《可汗之怒》中,Kirk也请求过Khan放过自己的船员,只抓自己。】

Scotty神兵突降,暂缓危机。
【Scotty在《The Search for Spock》里也做过同样的事。】

情急之下,Kirk决定与Khan合作。
[Kirk和Khan对话间插进McCoy给Tribble做实验的戏十分生硬,部分观众已经能猜到后面的剧情。]
【Tribble:萌系生物,繁殖速度极快。】

在Scotty的接应下,Kirk和Khan登陆复仇号。
【Kirk对Khan说自己做过类似的事,是指第一部电影中和Sulu在瓦肯星上。在《Nemesis》里也有类似的情节。】

Spock在进取号上与另一条时间线上的自己取得了联系,Spock Prime警告了年轻的自己Khan的危险。[呵呵呵呵。]

Marcus昭示了自己的动机,他希望发动与克林昂人的战争,军事化星际联盟。
【与Cartwright的做法类似,Cartwright也在克林昂人的威胁面前试图军事化星际舰队,见《The Undiscovered Country》。这条时间线上,因为上一部电影中瓦肯星被毁,联盟的力量被大大削弱,克林昂人在边境蠢蠢欲动。】
Khan赤手空拳把Marcus爆了头。
【类似于《Insurrection》中Dougherty将军的死法。】

Khan以Kirk一行为人质,要求和Spock交换他的伙伴。他威胁Spock,如果不从,就搞坏进取号的维生系统。
【在《Space Seed》中,他用这个方法控制了进取号。】
【Spock说Khan会继续杀死他觉得低等的人,这句台词似乎暗示,Khan在这条时间线上曾犯下种族灭绝的罪行,原作的Khan虽是独裁者,可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屠杀。】

Khan与Spock交换了人质。
【McCoy的名台词:Damn it, man, I'm a doctor not a torpedo technician!】
【Khan的台词“No ship should go down without her captain”来自《白鲸记》,他喜欢的一本书。】
Khan对进取号发起了袭击,这时复仇号爆炸了,原来Spock传送给他的是启动了的鱼雷。

爆炸的冲击波让两艘船都被地球引力牵引下坠。Kirk和Scotty试图修复曲速核心的人造重力。Spock要求船员弃舰逃生,船员决定与船共存亡。〔安!全!带!太美妙了!〕

Kirk为了拯救进取号和自己的船员,进入充满辐射的曲速核心进行修复。
〔Kirk给Scotty系安全带的细节很贴心。〕
他及时地拯救了进取号。

接下来的一场戏几乎是逐字逐句的对《可汗之怒》的复制,只是角色反转。Kirk与Spock告别后失去了意识。[下文我会专门说。]
〔Pine演出了一个细节:Kirk试图做瓦肯手势。一个非常精妙的细节。〕

Spock因为失去Kirk受到极大的刺激,决定去找Khan复仇。
[......至此已经三次复仇了。]
[本来有一个Uhura依偎在Scotty怀里哭泣的镜头,被剪掉了。]

复仇号坠毁在三藩市,Khan混进人群逃走。Spock被传送下地面,紧追不舍。
【Khan这时快崩溃了,想把船撞到星舰总部去,不过没有撞上。】
【《The Voyage Home》里,进取号曾坠落进三藩市的海湾中。】

McCoy发现Khan的血有起死回生的能力,把Kirk装进冷冻舱,要Spock活捉Khan,可没有与Spock取得联系。
[Khan的同伴也是基因强化人,他们的血和Khan有一样的功效。McCoy已经把一个人从冷冻舱里取出来,给Kirk腾位置。为什么不用他的血?]
【Add:前面McCoy说过方法不对的话,苏醒后人可能会死。可后来他把冷冻舱打开,把里面的人取出来,再在医疗室中把他/她维持在coma状态下(非冷冻状态,进取号上没有冷冻装置,否则不会特地腾地方给Kirk,见小说),说明McCoy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想出了维持他们生命的办法。小说里Carol这时建议McCoy苏醒一个Khan的同伴,用他/她的血,即使同伴死了也不要紧,McCoy以有风险,不确定血和Khan是不是相同的理由拒绝了。小说讲得再清楚,电影没解释就是漏洞。】

Spock与Khan打斗。Uhura被传送下地,用相位枪击倒了Khan。Spock折断了Khan的手臂【前面Khan对Spock说: "You wouldn't break a rule, how could you break a bone?"】,几乎要打死Khan,直到Uhura告诉他救Kirk需要Khan活着。
【注意观察,Spock和Khan打斗时似乎有短暂的心灵融合,Spock似乎把自己的情绪传达给了Khan,Khan随即放开了Spock。】

两周后,Kirk醒来。Khan和他的同伴继续被封存在冷冻舱内。
【 可以看到Boyce医生的名字,他是《The Cage》里进取号的医生。】
[呃,这就是审判结果?还是编剧忘了还有审判这回事?]

一年后,Kirk在Pike的纪念仪式上发言,准备执行第一次五年任务。
[还有人记得克林昂人吗?他们莫名其妙死了人不来寻仇?]

【Add:Rob Bricken写了一篇幽默的电影FAQ,附在这里,可以参考阅读:http://site.douban.com/126102/widget/notes/13624559/note/277695085/




“我的聪明朋友都喜欢星际旅行。我一直看不懂。”JJ说。现在,他终于拍出了一部自己看得懂的星际旅行电影——《暗黑无界》(Star Trek For Dummies)。

Damon Lindelof说《暗黑无界》不是一部翻拍,不,Lindelof,别跑火车了。启动一部经典影片的主角,照搬影片的主题,又复制了影片标志性的结尾,不是翻拍是什么?即使编剧加入了另外几部星际旅行电影的元素,用自己写的莫名其妙的东西串连起场景,《暗黑无界》的主线仍旧是照抄《可汗之怒》。有前作的成功做保证,JJ的团队本能卸掉原作的压力,肆意书写新的传奇。但不知是因为灵感的萎缩还是出于怯懦,他们偏偏选择重述经典,这就不能不让观众进行比较。要知道,翻拍和致敬其实比原创难得多,JJ的团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暗黑无界》有炫目的新媒介,却没有成就经典的魂灵——一个好故事。

首先说Khan。观众对他几乎一无所知,你可以把Khan的名字替换成任意一个人的名字,对故事都不会产生影响,而这是问题所在。影片中,Khan的特质被剥除的一干二净,只留下一个黑色剪影,剪影中可以是自《Die Hard》的Alan Rickman起的任何一个邪恶英国低音炮。你感觉不到这个角色的深度和立体,他的历史被一笔抹杀,只字未题。他甚至不是《暗黑无界》中的头号反派,他是一道烟幕,真正的反派是Marcus。

Khan Noonien Singh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对待。他是星际旅行历史上最著名的反派角色,心狠手辣的野心家,暴君,可又满怀魅力、激情和生命力。

在原本的时间线中,Khan生于二十世纪中期,是科学家基于优生学培育的“超人(Augment)”。他的力量是一般地球人的五倍,智力是两倍,听力等多项生理指标均高于一般人。九十年代,Khan和他的伙伴向地球的最高权力而去,统治了超过四十个国家。1992年至1996年间,Khan是亚洲和中东之主,“最出色的独裁者”,统治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优生战争爆发后,民众开始反抗他的统治,Khan见大势已去,选择了自我放逐。1996年,他控制了一艘DY-100级飞船,起名SS Botany Bay,和他的伙伴一起陷入了百年沉睡。

在《暗黑无界》中,有情节安排告诉你这些吗?有机会给Khan展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吗?没有,对这些最能说明他的强大、罪恶和野望的故事,编剧却含糊其辞。在暴风骤雨般的场景切换中间,Cumberbatch扮演的Khan得到的戏份远远少于他应得的,他更多地成为了一个推动情节的工具,而不是在《可汗之怒》中与Kirk势均力敌的对手。这个角色不是那个有辉煌战绩的亚哈,在激情的巨浪中猎捕白鲸,而是超越疼痛,超越善恶,进而超越人性的一种生物(只对同类有爱不是人性),一个尼采式的超人,新纳粹的代言。

观众在影片中可以看到他出色的身体素质,可没有看到与之相称的智能。当他终于得到了复仇号的控制权,终于能一展身手的时候,他做了什么?他被Spock骗了。这像一个大大的玩笑,佐证了编剧的无能和故事的失败。既然拍不出一个真正的Khan,不如一开始就创造一个原创角色,反而不会被历史所累。编剧虚弱的角色塑造和故事浪费了Cumberbatch的表演,也浪费了角色本身。

另外,Khan在原时间线上是印度人(看图:http://site.douban.com/126102/widget/public_album/4934229/photo/1983180105/),让一个白人演员来演Khan是非常不合适的,JJ甚至没有Gene Roddenberry在六十年代具有的勇气。《暗黑无界》处在另一条时间线上,不是另一个宇宙中,角色种族的改变与剧情不符,隐含的白人至上主义也令人不安。
(具体详见:http://site.douban.com/126102/widget/notes/13624559/note/279635291/

其次,当你把Khan从影片中拿掉,《暗黑无界》基本上就是Kirk和Spock的爱情故事。Kirk违反军令来救Spock的命,Spock为Kirk复仇,与其说他们在片中面临了生死考验,不如说他们面临的是失去彼此的考验。影片的末尾,编剧几乎放弃了隐藏他们爱的尝试:Spock为了见Kirk最后一面,把他的正牌女友推到一边。他流泪,怒吼,30秒内经历了哀伤的七个阶段,然后发疯似的去找Khan寻仇。

Kirk和Spock的情谊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他们的感情在先前的星际旅行电影中一遍遍地被诉说,JJ和他的编剧也试图在《暗黑无界》中复制这种感情。可在影片中,即使是一模一样的场景,Kirk与Spock的诀别也不具有《可汗之怒》中的情感张力。Pine和Quinto的表演可以用美妙来形容,但《暗黑无界》中的Kirk和Spock并没有《可汗之怒》那样流畅圆熟的故事支撑。《可汗之怒》中,Spock的死有一种意外的真诚,猝不及防,是星际旅行系列中最真切深刻的一次情感体验。即使观众知道Spock有一天会回来,仍会次次为之心悸。Spock的归来专门用一部长片来铺陈,让他的牺牲不至于显得虚假,让Kirk再一次证明,当Spock死去的时候,他自己也在慢慢死去。

可在本片中,Kirk和Spock这时相识不到一年,你很难想象Spock——他的母亲和母星离他而去时他都没有流泪——会因Kirk流下泪来,失去所有控制(唯一的解释是Spock这时意识到他爱Kirk胜于宇宙间的一切,如果你接受这种解释的话)。在影片的开始,Spock甚至不知道在Kirk说他会想念他的时候要如何回应。两个角色近乎仓卒地被推入这个生离死别的场景,没有足够的材料来支撑他们的感情。而Kirk十分钟后的复活,进一步削减了这一幕的戏剧性。

JJ和他的编剧不明白的是,如果观众想看《可汗之怒》,他们会去看《可汗之怒》,没有人期待他来翻唱一首喜欢的老歌。繁多的典故让Trekkie会心一笑,可阻碍了普通观众的理解;普通观众能从陌生的场景中受到冲击,可对于Trekkie影片的走向又过于明显。影片的受众矛盾导致的叙事困局,对于夏天之后就会忘记这部影片的观众无关紧要,可每个认真的影迷走出影院之后,都或多或少地觉得怅然若失。




说完虚弱的故事,我想说《暗黑无界》的第二个问题:它浅薄得触目惊心。

片中多次恐怖袭击明显表明,JJ和他的编剧希望通过《暗黑无界》反映现实中的恐怖主义。JJ怕观众不知道,甚至直接把影片献给后9/11的反恐部队。(上一次星际旅行电影的题献,是《The Voyage Home》,献给挑战者号飞船遇难的船员。)但是通观影片,没有一处承认恐怖主义造成的牺牲,民众和士兵的死亡被刻画的虚无缥缈,连恐怖分子的设定都投机主义地服务于阴谋论。JJ试图利用观众的感情,可他虚伪的尝试亵渎了观众的伤痛,如同他在创意上亵渎了《可汗之怒》。

上一部电影中瓦肯星毁灭了,这是重启版时间线中的9/11事件。瓦肯星的毁灭处理得还算得当,即使是普通观众也能体会到这一事件给剧中角色带来的伤痛和意义。可在《暗黑无界》中一切都无足轻重。复仇号砸落三藩市的场景与飞机撞上世贸大厦惊人地相似,可JJ的镜头不带丝毫哀悼,没有唤起观众丝毫的情感共鸣。Marcus试图与克林昂人发起战争的设定,显然影射的是伊拉克战争。可在《暗黑无界》中一切戛然而止,编剧只是说,来,这个是9/11,这个是恐怖主义,这个是伊拉克。然后就结束了,编剧没有传达任何信息,更不要说进行实质性的反思。实际上,星际旅行对恐怖主义这一议题并不陌生。《暗黑无界》完全有潜力成为一个讲述联盟面对Khan和Marcus时如何坚持和平主义的故事,一个坚持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信念的故事,而不是一个复仇接着复仇接着复仇的不堪为故事的故事,不是好莱坞在反恐问题上头脑简单的老调重弹。可惜,机会已经失去了。

这种俗气背后隐藏的,是导演和编剧的道德暧昧。上文提到过,Khan的来历在《暗黑无界》中没有详细的解释,这其实与JJ的意图有关。JJ试图把Khan描述为一个值得同情的形象,特地隐去了他种族主义者、暴君和战犯的身份,并以复仇为动机,消解了观众对Khan行为的道德谴责,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陷入含糊不清的道德立场,到影片结尾也没有疏解。

Kirk与Khan的合作是否说明他像31区一样不择手段?和Pike的凶手搭档,Kirk是否背叛了他对Pike的记忆?Khan杀死星际舰队的高级军官,杀死民众,想杀死Kirk和进取号的船员,不只是为了复仇,还因为他认为低等人没有生存的权利。谁是低等人?最后Khan又被冷冻的决定,是否表示了联盟对基因改造和历史的态度?

《暗黑无界》不愿回答这些难题,不愿讨论人类的价值观和未来,而这些讨论和辩论一直是星际旅行的重点。本片试图模仿的《可汗之怒》和《The Undiscovered Country》曾分别讨论了科学伦理和星际间的种族主义。最阴暗的剧集《深空九站》中(31区就是在这部中登场的),当Sisko第一次为联盟的安全使出非常手段,剧集结尾他直面观众的独白,成就了星际旅行历史上的伟大时刻,在每个影迷心中投下长长的阴影。《暗黑无界》虽然有相似的情节,却没有在人们心里投下任何东西。

星际旅行的创造者Gene Roddenberry曾说:“人类是了不起的种族,有巨大的潜能,我希望星际旅行帮助我们看到我们能成为怎样的人,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和自己的能力。”JJ似乎忘记了这一点,忘记了《暗黑无界》设定在23世纪,而不是今时今日,他对人类的未来不感兴趣,也认定观众不感兴趣。

在片中,观众没有看到人类在两百年间的成长,人类仍旧为无聊的琐事在酒吧闹事,联盟高层在面对恐怖袭击时也没有作出比布什政府更高明的决定,联盟甚至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使命:探索奇妙的新世界,寻找新的生命和新的文明,驶向前人未至的所在。这部电影让我们想起我们遗失的东西:太空时代的乌托邦主义已经让位于后九一一时代的不安与焦虑。我们时代的科幻正在变为时事的注脚。我们没有一往无前地前往任何地方。

《Star Trek Lives!》的前言中有这么一句话:“其他系列跟随潮流,星际旅行创立自己的标准。”JJ Abrams接手星际旅行系列以来,无数次强调他不是星际旅行的影迷,星际旅行对他总太哲学了。现在,在JJ把星球大战——一个他最爱的,没有哲思的系列——搞到手之后,我不禁要怀疑JJ只是把星际旅行作为一个跳板,作为搭建他极客帝国的一块砖石。JJ不知道星际旅行以怎样一种独一无二的方式抓住了我们的心。所幸他要走了,该是一个真正热爱星际旅行的导演接手进取号的时候了。

如果你耐心地读到这里,谢谢你。Gene曾说,当人类不仅容忍,而是欢迎和拥抱多元性的时候,人类才能真正开始成熟。我相信这篇影评里的一些话有人会不同意,没有关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你认为这篇影评有问题,可以点没用,或者给我留言,指出来,并提出你的解释。我欢迎所有理性的讨论。


欢迎关注星际旅行小站:http://site.douban.com/126102/

 短评

对于熟悉这一系列的人,一切都是那么无聊,每个角色性格都忠于原版,算好还是坏呢?每个角色的作用和台词都像是在做无用功,因为观众已经太了解他们了,于是剧情就像是浪费时间,剩下的就是好莱坞速度越来越快的动作场面,加眼花缭乱的打斗,简直是用【谍影重重】的节奏拍美剧《24小时》。★★☆

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我爱ZQ、CP、BC,评论与演员无关。只是作为一部ST电影,它真的不合格。

5分钟前
  • vide
  • 较差

整个故事的走向其实就是:好基友不爱我→出现一个第三者→好基友爱我一辈子。(pinto你们两位是不是都胖了一咪咪还有本尼亲亲的低音炮可以直接高潮了)

9分钟前
  • 夕夕夕
  • 力荐

这一集,星际航行和战斗的场景加量,柯克和史波克的基情升级…但故事的流畅性和笑点戏要打折很多,几乎从头严肃到尾。反派戏份更重但单枪匹马力道显然不如上一集,结局柯克一人拯救全舰的英雄之举也无新意、“泰坦尼克号”式坠船更显多余。好在IMAX体验依然曼妙,曲速轨道美如银河。

1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纯情宅男JJA,又弄了一出充满正能量和基情的好戏!剧情倒是没有什么很恢弘,感觉是很多小的部分组成。BC的反派可谓情绪十分复杂,令人难以琢磨,并且拥有极其血腥的大招(无法直视的臂力!!)。史波克不按规矩走的时候最帅气了,他和船长就差在一起了!上映后大家快去刷,呜呜

1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科幻打斗,情节紧凑。舰长大副,基情足够。出生入死,谁攻谁受?萌货卷福,经常挨揍。

16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推荐

看到史波克的刘海飞起来了〜

17分钟前
  • 崇子
  • 推荐

【B】全片剧情推进:动作戏,吵架,动作戏,吵架,动作戏,吵架,吵架.....JJ居然拍出了卖拷贝的聒噪感。视效优良,剧情也不错。卷福的反派帅气异常,两位男主的爱情感人至深,影院妹子们纷纷表示又相信爱情了

21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可能是我没什么星际情结,对这个系列感情也并不深。单从这一部来看,其实惊喜并不是很多,甚至觉得娱乐性不如上一部,那一部毕竟还有一个人物成长的曲线,有角色的变化,这回故事未免太简单了。反派好像也没什么太多想法,不过BC的声音确实很有磁性。剩下就是卖基情了。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作为一碗脑残粉,一直对企业号每次被攻击时舰员都从座位上被抛出去深感疑惑,看着他们从1979年抛到2009年,心想在座位上装个安全带是有多难。这部终于看到了安全带,由衷欣慰。

30分钟前
  • A-sun*
  • 推荐

09年的重开篇堪称神作,细致描写了跟“企业号”密切相关的友(gǎo)情(jī)、亲(gǎo)情(jī)和爱(gǎo)情(jī)。这一次成片质量和卷(xiǎo)福(sān)的表现都被情节拖累,故事也只着重于友(gǎo)情(jī)这一点,不免略显单薄。期待全面崛(gǎo)起(jī)的下一集吧。

31分钟前
  • 猪大腿
  • 推荐

没有11好看。开始看到二表哥被通缉的头像的时候差点没笑出来,但是后来一直到片尾都没有出戏!二表哥真能演!spock在他星球灭亡的时候都没有哭,kirk快死的时候倒哭的起劲,真是爱情的力量!

32分钟前
  • ys
  • 推荐

Captain Kirk, Captain Spock, date well and prosper.

3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哼!要不是因为72个冷冻盒子里有花生,我才不跟你们这些愚蠢的人类玩呢!

37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绝对要给5颗星!情节紧凑全程无尿点。视觉效果超级赞,童鞋们一定要IMAX走起啊!BC造型拉风,动作帅气。更别提他那把磁性嗓音了,说台词全程都是低音炮,我没失血过多晕在电影院里真心不容易。绝对超越前作,考虑二刷。

41分钟前
  • 阳光晒出来的香
  • 力荐

ST Into Greatness!卷福孤单的活了三百年后由高功能反社会进化成酷帅狂霸的终极疯子!舰长的蓝眼睛太美丽!KS天人永隔向ST2致敬。大副为舰长流泪的时候,啧啧!舰长就是一只充满活力的人人都想宠爱的同时又想去踢他一脚的金毛狗狗。BG戏能剪掉嘛?已经可以预见凶猛的斜线纹了!2016出13!Fuck yeah!

42分钟前
  • 叉叉
  • 推荐

连我这种伪粉丝都觉得,这货和星际迷航没什么关系,这货不过是披着太空歌剧外皮的满是老梗的平庸动作片。。。

45分钟前
  • Ya
  • 还行

大副舰长各种对视打情骂俏闪瞎,宇宙夫夫擦玻璃还能再虐好多年QAQ…没有把khan的背景交代清楚啊,感觉这反派随便换个人名也不影响有点失望…把Tribble翻成犸梵好好笑XDD大副×u姐是情侣这个设定还是好别扭

47分钟前
  • foguoguo
  • 推荐

Very Exciting. "The Wrath of Khan"

48分钟前
  • 冥想高潮
  • 推荐

It's just Awesome! #其实132分钟只要让enterprise一直曲速来曲速去我都会很开心的#

53分钟前
  • 打少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