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龙飞天

韩国剧韩国2015

主演:刘亚仁,金明民,卞约汉,申世京,千虎珍,尹均相,郑柔美,韩艺璃

导演:申景秀

播放地址

 剧照

六龙飞天 剧照 NO.1六龙飞天 剧照 NO.2六龙飞天 剧照 NO.3六龙飞天 剧照 NO.4六龙飞天 剧照 NO.5六龙飞天 剧照 NO.6六龙飞天 剧照 NO.13六龙飞天 剧照 NO.14六龙飞天 剧照 NO.15六龙飞天 剧照 NO.16六龙飞天 剧照 NO.17六龙飞天 剧照 NO.18六龙飞天 剧照 NO.19六龙飞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6 00:54

详细剧情

  李成桂(千浩振饰)为了正式的投身政治启程去往开京,李芳远(刘亚仁饰)也跟随着父亲去了开京。来到开京的李芳远看到了置百姓死活于不顾只为自己填饱肚子的权文势族,无法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愤怒。原本就对于李成桂的政界出仕很警惕的李仁谦(崔钟元饰)将李成桂邀请到自己家里并举办了宴会,在宴会上李仁谦给他看了以他背叛了曾经像兄弟一样的赵小生(安吉强饰)为题材的街头剧。在宴会结束后李成桂为了让李仁谦保守自己背叛赵末生的秘密,向李仁谦低下了头,李芳远目击到了这一幕

 长篇影评

 1 ) 二十五集桃花殿之夜是我的全剧最爱

这部剧竟然只有700多个人打分简直是不可思议,真的有很多人不看韩国史剧吗?我是真的很喜欢看啊,只恨韩国高质量史剧出的频率不高,去年总算是盼出了这一部。以下所有感想都是基于电视剧剧情,对于真实历史,我韩网搜了一些,但也不是非常清楚,所以并不作评论。

前二十五集的节奏非常紧凑,简单明了地交代了时代背景,以及六龙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各个主要人物的早年经历叙述,性格特征塑造。李成桂想守护自己的人,三峰想打造以民为本的国家,李芳远想做让人展颜欢笑的政治,焚伊想寻求百姓的利益,无恤懵懵懂懂地想出人头地。李方地,李方地,这个我全剧又爱又恨的角色,其实到中期我都不知道他的信念是什么,固执到死的一根筋,但是关键时刻又老是软弱掉链子,最后,想守护的人都没能守护,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他大概不是一个合格的武士吧。就像最后一集拓四光说的,徒有一生剑术有什么用,最后什么都没能守住,自己,才是最不能饶恕的罪人。(说实话,如果不是卞耀汉出演,我大概会很讨厌这个一如既往优柔寡断的人物。)

前二十五集看得是很带劲的,编剧集集打鸡血,看的根本停不下来。这时候大家的理念是相同的,做的事情是相同的,唯一的纠结就是如何让李成桂下定决心造反(包装得好听没有用,其实就是造反),以及如何实现建立更好的国家。到了二十五集的桃花殿之夜,是前半部剧的最高潮部分,又燃又愉快的追剧体验到这里为止了,下半部剧集的基调立马之前的热血明快转向阴郁苦逼。名字取的好听叫六龙飞天,后半部李成桂智商下线,三峰情商下线(只在针对李芳远的时候,可能也是由于编剧想为李芳远洗白,但又没有处理得完全到位),焚伊作为女主后期打着令人心酸的酱油,李方地不是练剑就是出场被人捅然后升级血条。说白了下半部就是李芳远上位史。

我真的很喜欢二十五集,很久没有看剧看到这么燃了,第一次看二十五集我就连看了不下五遍,之后再等更新的一个星期零零碎碎地也应该看了不下二十遍了。方地火攻抢下剑,方地给无恤递剑,方地激励英珪一起活着回去,芝兰叔父被砍到遍体鳞伤,无恤闯入内殿双刀砍翻所有守卫,一直到结局妍熙手刃仇人。“是啊,这个时代是弱者的地狱,你,给我滚下地狱”。妍熙是我整部剧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在决定要变得强大以后,她的立场从来没有动摇过,面对敌人也从来不会冠冕堂皇。面对之后针锋相对的草英,她也能堂堂正正地说出,我们只是由于立场不同所以才会互相残杀,没有推卸责任,没有假装正义。

前二十五集,每周等更新简直难熬得不行;后二十五集,每周更新了纠结要不要看一样难熬得不行。郑梦周的死使内部阵营的分裂浮上水面。站在李成桂一党的立场来说,不杀郑梦周,怎么破当前的死局?真的要坐等三峰被杀,大业的前程被毁吗?我没法评判李芳远做法的对错,他只不过做了当前局面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但因此却被李成桂、三峰以及所有成均馆的书生唾骂。编剧真的很厉害,用这样几集令人心塞的剧情让观众都不由自主地站在了李芳远一边。他在帮助李成桂登基的过程中立了不少汗马功劳,最后因为郑梦周,功劳全毁。看着不断指责李芳远的李成桂和三峰,我只想问,你们正义,那你们怎么没能说服郑梦周?你们牛逼,那你们怎么一个躺床上半死不活,一个被软禁马上要被看口?你们仁慈,你们先前杀过的人你们选择性失忆吗?说到底,不过是郑梦周对三峰和李成桂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但每一个人对其他某个人或某些人来说都是特殊的存在,可以理解你们不愿原谅李芳远,但其实,你们没有立场指责他。郑梦周对他而言只不过不够特殊罢了,只是一个挡着大业但处理起来又比较麻烦的忠臣。他端了最脏的屎盆子,收拾了烂摊子,到头来,两头不是人,是我我也心塞懵逼。

后半部设置了很多三峰和李芳远的冲突,但是三峰的做法总让我觉得很不走心,每次劝李芳远都不是真心在劝。不是说,芳远啊,你要当皇帝这不成,但是我可以给你别的,我们商量商量不?而是,芳远啊,我本来就没想带你玩,结果你现在不仅自己硬要挤进来玩,还玩大发要当皇帝,不行,你啥也不能干,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我就是不带你玩,而且今后我还不带你李家全家玩,你说你咋这么不听话?这还有啥好商量的,只剩下直接干了呗。三峰最后一次劝李芳远不要参与夺嫡,搬出的理据是,你和我想做的并没有什么不同,你也会废除私兵,你也会清理佛教,就不能让我带着你小弟干吗?这能一样吗?你和我说,去菜市场我也是买青菜,你也是买青菜,不如让我去买算了,这我还乐得让你去,反正你买我买都一样,但是皇帝你做我做能一样吗?照着思路,李芳远想有私兵,但是自己也想废除私兵,那怎么办?简单啊,我做皇帝啊,全天下的兵都是我私兵,不许有别的兵,不就完事儿了吗?所以,最后方地说出了真相,李芳远了解自己的欲望,他不过是想拥有这一切。但三峰劝李芳远的主旨就是,你别老想着要占为己有,其实从一开始,就没得商量。

所以,后半部我真是看得无比心塞,再加上我同期还在追Signal,每周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心塞满满……过了四十集,大批人马就开始排队领盒饭了,但是我在意的只有一个人,赵英珪,那个在桃花殿之夜后的庆功宴上说想在历史上烙上自己名字的武士,本来以为在桃花殿之夜会领盒饭,那个时候对他还没有什么特别感情的武士。从一开始就跟在李芳远身边,不管李芳远说什么,永远不问为什么会立刻执行的武士。最后在善竹桥上杀死郑梦周,从此留名历史的武士。我真的没有想到他的盒饭来得这么突然,来得这么莫名其妙。没有了赵英珪,李芳远不得不自己动手,杀死三峰,杀死王世子。赵英珪对无恤说过,我们做的事情对与错,不是由我们说了算,要永远相信主君的判断。一开始,我觉得这样的武士太没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了,和我自己一向认同的侠客档次差太远。但是,赵英珪真的就没有像无恤一样犹豫的时候吗?只要不是缺心眼,作为人,都会有吧。在这样的纠结挣扎之后,他还是选择无条件相信李芳远,这种单纯的情谊,才最让人佩服。没有多少人是从头到尾都站在李芳远这边的,或多或少都有动摇,或多或少都曾经有过权衡利弊,只有赵英珪,从李芳远还是刚从咸州上京的乡巴佬开始,就一如既往的在他身边,尽其所能保护他、帮助他。历史上,赵英珪也是没能亲眼目睹李芳远登上王位,但还是不太能原谅编剧最后给了他一个这样的结局。

其他的,想到了再补充。

 2 ) 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迅速做出反应。

1 《六龙飞天》大结局后,一直想写篇稿子来着,结果一拖再拖。 这部电视剧总会有意无意让我想到国产剧《琅琊榜》,但我觉得比《琅琊榜》好看十倍都不止啊。 在《琅琊榜》里,梅长苏成了神一样的存在,可上天入地,几乎集中了全人类的智慧于一身。他就像诸葛亮再世,运筹帷幄,杀敌于千里之外。其实像梅长苏这样的谋士,中国自古以来有很多,包括我最喜欢的汉初三杰之一:张良。 张良的计谋简直天下无双。 尤其是在港剧《楚汉骄雄》里,汉高祖刘邦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并最终建功立业,靠的就是张良的计谋。甚至开国后,吕雉为干掉韩信,曾先后两次求助张良。 但是,他太不真实了。 难道敌人都是傻缺么?难道敌人中间就没有计谋无双的人么? 更何况,在政治的博弈里,没有好坏之分。成王败寇就是他们的命数。 当然,这不难理解。就像当年武侠小说盛行时,常用的套路就是,一哥们闯荡江湖,不小心掉进一个山洞,或是见了一位世外高人,学到举世无双的武功,总之,故事里要有一些奇遇,这种YY是必要的,因为我们总是很渴望那种完美的、得不到的东西,那些需要幻想,需要在梦里才能拥有的超能力和好运气。 所以,这种东西的生命力是最强大的。 我跟朋友们推荐的时候都会说,这是部韩国版的《琅琊榜》,但是比国产的《琅琊榜》好看十倍。尽管有真实的历史,也有虚构的人物,但他从头到尾,每一根毛发都显得那么逼真。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优点,更有自己的缺点,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个老朋友。 在政治的博弈里,并非因为是主角就各种开挂,把敌人直接干趴,而是一场拉锯战,有时占上风,有时处于劣势。因为对手不是白痴,当然有可能识别自己的计策,甚至给自己下一个圈套。 所谓对手,不就是势均力敌,见招拆招,最后一分胜负么? 2 简单回顾一下《六龙飞天》的故事脉络吧。 概况来说,整个故事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建立新朝之前,也就是高丽王朝灭亡之前的故事,通过博弈,干掉把持旧势力的老臣;后一阶段就是建立新朝之后,六龙之间出现分歧,李芳远和郑道传之间发生的故事。 先说下前一阶段。 高丽王朝末期,全国一片乱象。君王不理朝政,都堂之上的三人帮组成了一股恶势力,排除异己,横征暴敛。 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个人,一个是李成桂,后来朝鲜王朝的第一个君王。另一个是郑道传,朝鲜王朝的设计者。 郑道传是儒家的代表,学习孔孟之道,是典型的士大夫阶层,在第二集结尾,为了阻止和明朝发生战争,将元朝使臣吓退,在满月台上高歌一曲《无以异也》,那场面雄浑、悲壮,大快人心,让人激动不已。 结果被流放,流放回来后,发现高丽王朝已经没救了,能够救乱世水火的只有李成桂将军了。 于是,郑道传投奔李成桂,劝他建立新朝,开辟新天地。 还有一个人就是李芳远。 李芳远出场的时候才10来岁,李成桂的第五个儿子,亲眼看到父亲在高丽王的舅舅李仁谦面前屈服,觉得屈辱和仇恨,就在院子里栽了一棵树,叫李仁谦之树。当然,后来院子里还栽了很多树,每棵树都有一个名字。当这个人被他干掉后,他就把这棵树砍掉。 在历史上,这三个人确有其人其事。 另外三条龙就是虚构的人物了。焚伊、李方地、无恤,这三个人都出身寒微,属于社会底层的百姓。 为了推翻这乱世,建立新朝,他们走到了一起。焚伊和无恤跟随李芳远,李方地成为郑道传的护卫武士。 建立新朝前,李芳远在善竹桥上杀了圃隐,消除了李成桂建立新朝的最后一道屏障。 建立新朝后,分歧开始了。 郑道传集各种权力于一身,并扶植李成桂的小儿子做世子,自己做了世子的老师。他担心其他大君夺权,尤其是李芳远夺权,于是准备收回各个大君的兵权,禁止圈养私兵、禁止参与朝政。说白了,就是软禁这些大君,巩固世子的权力。 在这种情况下,焚伊选择了中立。李方地继续做郑道传的护卫武士。无恤继续做李芳远的护卫武士。 李芳远联合二哥四哥选择了反抗。 第一次王子之乱,李芳远杀了郑道传和世子(在动了杀心之后,李芳远分别给他们送了一份礼物。了解他的赵英珪心里清楚,杀戮就要开始了),扶植二哥李芳果做了君王,自己隐居幕后,真正的权力握在自己手里。 两年后,发生第二次王子之乱,李芳远流放了四哥,二哥李芳果选择了禅位,李芳远登基为王。 3 说完故事,我更想谈谈这六条龙。 先说焚伊,小时候的焚伊我更喜欢。长大以后,换了申世京来演,确实别扭。因为申世京的表情太僵硬了,除了各种聪明各种开挂之外,没有给我留下更深的印象,就是觉得这个人在故事里成了一个引子,一个摆设,太平庸了,没有把这个角色演活,不够立体。 再说李方地,小时候非常懦弱,眼睁睁看着自己喜欢的姑娘被恶人糟蹋,也不敢站出来,后来报复未遂,就想轻生,结果遇到张三丰,成了张三丰的徒弟。我觉得这个梗有点太幼稚了。后来杀了吉太味,成为三韩第一剑,我想说,那一仗干得漂亮。后来重新偶遇自己喜欢的姑娘,各种纠结挣扎,好不容易要在一起了,姑娘又挂了。李方地似乎就是一个悲剧的存在,脸上写满孤独和悲伤。但他唱的那首插曲《无以异也》简直好听得不行啊,有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要听上几十遍。那是另外一种味道,歌词也像诗一样精妙。 无恤这个人比较立体,跟着像骗子一样的师傅学武功,每当见到美女,就各种开挂,整个人傻乎乎的,但足够忠诚,后来杀了吉善味,成为朝鲜第一剑。厌恶了政治之后,选择辞官归隐,重新遇到李芳远,又回去做了世子的护卫武士,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 接着聊一下李成桂,朝鲜第一任君王。 李成桂身上有太多软弱的东西。他把更多的权力都移交给了郑道传,郑道传的实际权力远在他之上,他也默许了郑道传的每一个决定。比如立世子这件事,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当然,传化道撤兵,攻打高丽,推翻君王,扶持新君,还是能够看出他的决心和魄力的。但是建立新朝后,他几乎成了一个隐身的君王,这太像中国版的李渊了。 最后,重点想说的当然还是郑道传和李芳远。这两个人在对大势的判断上有着惊人的一致。在建立新朝前,郑道传就是所有人的精神领袖,是一个摧不毁的堡垒,他的每一个判断,每一次执行,都精彩绝伦,在整部剧里,他就是梅长苏一样的存在,尽管也有失算的时候,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做出补救和应对。 但这终究是建立新朝前的郑道传。建立新朝后,郑道传变了。他对权力的把控欲望似乎更强了,改革的决心更坚定了,这显然都没有问题,但问题是,他偏偏遇到了旗鼓相当的对手李芳远。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是李芳远,面对郑道传的步步紧逼和杀意,我必然也是做出同样的选择。 所以,为什么说,我太喜欢李芳远这个人了。不是因为他是铁血君主,也不是因为他登基后,继续执行了郑道传的国策,而是他最让人着迷之处是: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迅速做出反应。 这太重要了,不然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李芳远很像中国的项羽,但不同的是,他没有项羽的妇人之仁,他非常凶狠。至少,在乱世里,需要他这样一个人。 所以,李芳远一直以为郑道传是他的精神领袖,其实不是,他很快发现,自己才是自己的精神领袖。 4 当然,这部剧的精彩之处决不仅限于此。 精彩之处实在太多,譬如无名这个组织的存在。早在善德女王时期就已经开始,延续了700多年,到李芳远的儿子李陶,也就是世宗大王时期,依然存在。 无名的首领莲香是焚伊和李方地的母亲。 失败之后,无名选择了隐退,消失于时代的洪流中。就像莲香说的,无名只出现在乱世,匡扶正义。国运亨通时,无名则会选择隐退,不再干预政治。 明暗之中,势力之间,新旧王朝之间,上演的这一部大戏确实饱含了太多东西。 记得有一次,无意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韩国电影和电视剧似乎组成了一条有意思的暗道,将过往的历史衔接了起来。 比如《六龙飞天》讲的是李芳远。 而《树大根深》讲的是李芳远的儿子李陶,就是那个创造了朝鲜文字的君王。 李芳远的扮演者是刘亚仁,刘亚仁此前演了电影《思悼》,思悼的父亲是英祖,英祖的母亲是《同伊》。思悼的儿子是正祖《李祘》。 这些电影电视剧我基本上全看过了,除了《树大根深》,看了一部分,没有看完。 有时候,我在想,李芳远是不是和中国的朱棣太像了。朱棣先他一步,谋朝篡位,从侄子手里抢了皇位。李芳远夺权似乎晚他一步,但更有意思的是,我喜欢李芳远这个人,却怎么都喜欢不了朱棣这个人。 要怪就只能怪朱允炆这个笨蛋!有那么多机会可以干掉朱棣,却心存妇人之仁,下令不准伤害他的叔叔。 本来想写写消失的帝王朱允炆,但一想到这些,我就不想动笔了。 所以,在《六龙飞天》里,我还是最喜欢李芳远这个人。要感谢刘亚仁同学的卖力演出,演技牛逼得不行啊,从《老手》到《思悼》,再到《六龙飞天》里的李芳远,尼玛,演技飞速提升,浑身上下都是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秒杀一切。 只是,这么好看的一部韩剧没有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确实蛮可惜的……

欢迎关注公众号:出版人谷雨(bkbook001)

 3 ) 韩版李世民上位史——全剧人物点评

网上有评把《六龙飞天》比做《纸牌屋》+《琅琊榜》,属实与否自然见仁见智。于我而言,这部剧确实结合了《纸牌屋》的多层次权谋和《琅琊榜》的东方浪漫。如果把这部2015年出品的韩剧全然作为历史剧,还是不太严谨的。应该叫做"历史演义"更为妥当。

既然是演义,情节逻辑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人。人的个性,经历,特点,你争我夺,爱恨情仇,造就了时势。在演义中最珍贵的是有血肉丰满的人物,足以让观众投射其中,透过史实,透过演绎,追问人性。《六龙飞天》这部剧,就是给我们展现了一批丰富的人物世界。P.S. 有让人欲罢不能的优秀(nan)演员担纲当然也是不可或缺滴。

总体上说,这部剧得我垂青,有以下几个元素使然:

一、编剧。好的编剧是整部剧的灵魂。逻辑缜密的剧情,抓人的悬念,符合人物性格的情节发展,有张有弛适度的节奏,从来没有那种上楼梯拍三分钟,咽气以前讲长篇报告的拖沓镜头,每一个细节情节都有前后呼应,没有废话。五十集的剧情,每集实打实的干货60分钟,不用黄暴感官刺激,完全用剧情吸引观众。更可贵的是全剧散发的颇具格局的家国情怀,而非隅于小我,像某些古装剧一样为得一猥琐皇帝之垂青一群女人忙得七荤八素。这一点和《琅琊榜》确实有相通之处。所有这些,奠定的是良心剧的骨架根基。

二、摄影,画面,精致唯美。配乐也兼顾流行和传统民族风。作为韩剧,没有美剧的大投资大制作大手笔大场面,却有精雕细刻的认真严谨。没有扣图P图,复古场景的拍摄不是在影视城,而是在民俗村,服装服饰真实考究,剧中的每一件器物都不违和;每一幅字匝,密信,都认认真真用不同的笔迹书写成,绝无敷衍。其毛笔书法的精到足以令国剧汗颜。这些特点足以给良心剧披上华服。

三、表演认真。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平民;不论是一线巨星还是横店群众;不论是男一女一还是路人甲乙,全部在自己的位置上认认真真地诠释自己,保证每一个眼神动作的精良到位。刻画人物细腻到位本来就是亚洲剧的强项,再加上小鲜肉大明星老艺术家这样的工作态度如何能不圈粉?这些是成就了全剧的血肉灵魂。

六龙之一:李成桂将军后成为创立朝鲜李氏王朝的朝鲜太祖。这位命里就带着真命天子的光环加外挂,百战百胜无敌手,百步穿杨箭术天下无双,气场强大到无以复加。可惜太阳总有黑子,李仁谦为了收服他利用了他的隐衷:当年家族为在高丽得一席之地而背叛自己的兄弟家族的往事。除此之外,李成桂其实自始至终有一种瞻前顾后的软弱,这也正是促使芳远一再挑战他的深层缘故。他一再标榜自己为自己的家人而战。而最后一刻当自己宠溺后妻立幼子为世子终酿大祸,剑抵李芳远的肩上斥骂他"猪狗不如"的时候,看到李芳远含泪眼中燃烧的决绝,是否有过些许悔恨?

六龙之二:李芳远无疑是本剧最立体,丰满的人物了。从将门虎子的爱憎分明,充满惩恶扬善理想的少年时代;到成均馆求学期间,理解江湖险恶朝堂黑暗,理解实力决定成败的青年时代;再到看到光明义无反顾追寻三峰的理想之境的后青年时期;而后逐渐走上与以郑梦周为代表的正统儒家和崇尚儒生士大夫为本的郑三峰正式决裂的"黑化"时期,最终扫平一切障碍于33岁登上王位;完整地演绎了李芳远20年成长的心路历程和王者之路。

韩剧,也包括优秀的国剧,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善于发掘,刻画和表达人物内心的细腻丰富。刘亚仁此剧充分地发挥了这一所长。作为凭借此剧获得"百想"视帝的重要作品,刘亚仁在剧里的表演绝对可圈可点,称得上名至实归。

作为一个大逆不道的王子大君,他弑杀大儒,师傅和亲兄弟世子,逼退开国父亲和哥哥两任朝鲜王,火烧杜门洞儒生,李芳远一路走来可说是"见佛杀佛,见鬼杀鬼"。可是偏偏这样的历史,却又伴随了另一半的真实:他在父亲的称王路上屡建奇功,最后以一己之力铲除异己,给父亲铺平道路。他因离经叛道之举屡获老师和父亲的责罚,甚至派遣他完成危险任务出使大明,也能不辱使命。他以鲜血夺得权力,大权在握之后却极大程度地延续了老师郑道传对于新朝鲜,新政权的治理思路。他深受不被父师承认之痛,捱过空有理想却无力量的年代,给了自己最有才华的儿子李祹自己所未曾有过的机会。他靠铁血上位却不贪恋权位,在位区区十八载便在51岁上禅位儿子世宗,以四年的时间提携引领,为世宗之后的朝鲜鼎盛30年奠定良好的根基。

李芳远与郑道传的分歧从现代政治学的视角看,应该是雏型的立宪君主与君主立宪的差异。词序之差实质是君权和相权的角逐。而治理国家的思想并无不同。刘亚仁作为偶像派明星出道,却有着将这种崇拜,震惊,无奈,背弃,种种情绪表达地淋漓尽致游刃有余的实力,圈粉无数。此剧和同时期的电影创作《思悼世子》是刘亚仁能够跻身演技派艺术家的重要作品。

作为偶像派的刘亚仁,在此剧里也承担了唯一条言情线的男方角色(李方地和妍熙基本上没有言情,只有忍忍忍)。不论是少年萌动时对焚伊的倾心,还是屡次表白不成的公子哥儿似的势在必得,之后在决心政治联姻后的冷静相处,再到决心黑化一搏之后,与焚伊划定身份的雪地宣言,再到大业已成之后对焚伊一人以及惠及她的百姓的守护,甚至最后一幕他决心为焚伊剿灭对马岛倭寇的romance,刘亚仁一路华丽丽的狗粮撒来,叫人目不暇接。

六龙之三:辅佐李成桂将军得大统的谋臣郑道传,号三峰。王氏高丽末期他一心推翻高丽王朝,拥戴李成桂创立朝鲜,尤为难得的是他以现代的政治思想,设计了一整套类似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社会管理体系,以保证朝鲜王朝的千秋万代,长治久安。如果说郑道传前期受益于自己的理想主义,那么后期就变得过犹不及。当李成桂无法战胜自己的怯懦在安边策上盖下大印之时,当郑梦周的围追阻截使整个团队岌岌可危之际,他的理想主义就成了一只可笑苍白的风车。当他于最后一刻从成均馆大殿走出,从容受芳远一剑时,内心应当是平静的吧:这小子,你终究是赢了,你的小虫子也终究是赢了呢!

六龙之四:李方地是虚构的人物,乃是三峰的护卫武士。他自幼丧父,母亲出走,自己带着妹妹焚伊踏上寻找母亲的路。途中各种波折,最终成长为三韩第一剑。

李方地的人设其实略显单薄,就是一个字的"悲",内在成长比起无恤来也略嫌不足。但毕竟是这位把整剧颜值提升一万点的卞耀汉出演,说唱艺人,落魄小生,超级剑客,深情恋人,义气兄弟,温暖兄长,失落儿子,隐忍卫士,文戏武戏样样出彩,各种妆容360度无死角,各种耍帅简直是人神共愤。

六龙之五:焚伊是李方地的妹妹,从小便表现出坚定果敢的品格。儿时与芳远有萍水之交,成年后经历苦难,成长为一方百姓的领头人。作为"李芳远情人"的虚构人设,她和李芳远有朦胧的初恋,但是在追寻大义的过程中她果断和芳远保持理性的距离;她用她的理解,行动支持郑道传的理念,而在李芳远,郑道传渐离初心之后,还努力保护自己的一队百姓能够远离漩涡中心而安定地生活。

对申世京这位面瘫女王我实在是一言难尽。对我来说她简直就是本剧这连绵的金沙滩里的唯一一粒硌脚的粗沙。不论喜怒哀乐狠狂痴,永远是一幅爱谁谁的表情演上五十集,也是没谁了。

唯一让我动容的一幕,可说是结尾李芳远带儿子李祹(演童年李芳远的演员再次出演)来见焚伊,她在与芳远维持淡泊隐忍之后,情不自禁在背后要深深地拥抱那个酷似芳远的少年那是她内心深处的柔软和情谊。

六龙之六:武士无恤,也是虚构的人物。他亦出身草根,只因为从小身材高大威猛,被奶奶送去洪师傅处习武。为实现奶奶"出人头地"的嘱托和养活老少一家,怀揣武士梦的无恤不断精进,最后终于成长为李芳远的第一护卫和名副其实的"朝鲜第一剑"。

由尹均相饰演的武士无恤,虽是本剧的卖萌担当,却绝不止于卖萌。人设最大的亮点在于作为目不识丁的武士,他内心的不断成长和强大。从最初的对芳远和焚伊的无条件追随,和单纯的打打杀杀建功立业,到渐渐地思考百姓的需求,希望他的主君能让百姓欢笑;从和英珪质疑主君的决定,到最终感觉芳远远离初心之后,决然离去,无恤经历了成长之痛,也就比李方地更加丰满可亲。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承诺的坚守,对奶奶承诺要守护家人,最后隐遁江湖守在家人身边;对大哥英珪承诺要为他报仇,他手刃仇人;对芳远承诺要守护主君,直到已经决心离去仍然听从内心的召唤回来营救。那运剑之间口诵的最后一句"武士无恤,听从主君的指令绝无差池",怎能不让人泪目!相对比与他亲如兄弟的李方地,无论是爱人还是主君都未能守护,无恤是何等的幸福。无恤的转变和成长,从外形和神态上,参加李成桂征辽东途遇千难万险是第一次,陪伴李芳远出使大明在朱棣帐中逗留两年是第二次,一次次的转变,深化,尹均相演绎得层次分明而令人信服。可以说无恤这个虚构的角色,承载了无力改变历史的小民对时代的感知,也是本剧从"百姓"层面上的"大义"所在。

作为无恤的主君,也是共同一路走来的小伙伴,芳远对无恤是爱护,是信任,也是懂得。他在朱棣帐中对无恤的万般维护,在遇到危急时一句放心开朗呼唤的"无恤!"但他也明白无恤不是英珪,他有着自己的坚守,他不愿无恤背上道德的重负,情愿亲自动手。而在最后持剑手刃世子的一霎,芳远看到的是无恤的震惊,失望,他的内心是否也是坍塌的呢!

最后一幕,国泰民安之后,芳远带着颇有自己风姿的三子李祹来到无恤的家乡,再请无恤出山辅佐世子,将自己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交到无恤的手中。这是对肱股之臣最重的嘱托。

除了六龙以外,以下人物也颇具看点:

李芳雨,李成桂的长子,李芳远的长兄。这是一位在史书上记载不多的皇子。李成桂夺取天下之前,作为戍边将领身经百战。李芳雨自幼习武,文武双全,既是年少成名的武士,也是深得父亲信任喜爱的高参良将。只可惜寿运不长,在李成桂称王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特别提到这位不显眼的配角,完全是个人喜好。这位细眉细眼的男演员李承洨看起来超顺眼,能文能武的人设也非常到位,整体把控极佳,有眼缘。

洪仁邦:李芳远在成均馆的老师。芳远目睹了自己的老师,一面明里高唱儒学理学,一面暗里背信弃义勾结朝堂恶党。为了达到权力顶峰,他不惜以无限压榨百姓来换取朝上同盟。老师形象的崩塌,另一面也唤醒了他心中的"小虫子",那个可以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阴暗面。当洪仁邦被拘以后,对芳远说的一番言辞,更是预言一般地指出了芳远的终极道路。洪仁邦实际可以说是李芳远的心魔。他对洪仁邦有多少不齿,就有多少相似。最后那个坐在君王宝座上的而立之年的李芳远,恰是由洪仁邦,李成桂和郑三峰共同塑造的,他们的失败给了他教训,扶他一步步登上顶峰。

吉太味无疑是本剧最令人惊艳的反派亮点。他自幼因为好女儿装而被送去习武,由于聪颖用功,很快修成"三韩第一剑"的武功。加上运气好一路走到权力上锋。可是他深知自己不过是朝堂真正实权人物的走狗而已。当洪仁邦来找他结盟的时候,他表达的是掏心掏肺的渴望和天真的付出。他的真实正反衬了洪仁邦满口仁义道德而背后无所不用其极的虚伪。当他走向毁灭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并非预想的快意恩仇,竟是带着些许遗憾的唏嘘。而他的结局虽然是被追杀,但他的死却正如他的孪生兄弟吉善味所言,作为武士而尊严地死去。

李仁谦:自带"老奸巨猾"人设,鱼肉百姓并把高丽王控制于股掌之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整个都堂对自己俯首帖耳。在李仁谦倒台之前,他的政治盟友崔莹将军,人设超级正义的忠臣良将,一再对其妥协退让,最后爆出原来正是这一文一武两位在恭愍王之后一力扶持昏庸的禑王上位,为达到控制朝堂的目的。孰正?孰邪?

这位老演员表情动作十分到位,演活了一位朝堂恶党奸相。

赵英珪:李芳远最忠实的护卫和左膀右臂,从少年时期就跟随芳远,保护他,信任他,唯芳远马首是瞻。对芳远的所有指令都会不折不扣地执行。他对武士无恤所说的:"武士就是,你看准一个人,他值得你的信任和守卫,那么就只要去做,不论是什么,不必去想对不对,主君自然会去想。即使你不懂,主君要你做一定有他的道理。"也正是这样的忠诚和理念使得他作为李芳远的刽子手杀害了大儒郑梦周。而他的离去,也在生命的尽头仍不辱使命,给"王子之乱"提供了绝佳的联合起兵的时机。但也是由于他的缺席,李芳远在接下来刺杀师傅和世子的时候不得不亲自动手。弑杀世子之后,李芳远幻想英珪来到他的床边,并对英珪大哥说,你不在了,我不愿让无恤动手,我已经失去你,不愿再失去他!

这部剧十足的男神戏,阳盛阴衰,女性角色除了知名的扑克脸女神申世京饰演的焚伊老大以外,还有以下这三位颇值得一提:

李芳远正室闵多敬。按照剧情,李闵乃是不折不扣的政治联姻。李氏因洪仁邦的得势需要绑定海东甲族这一几百年来的名门望族,而闵氏也恰因自己家族的衰落而需要寻找下一个势力增长点。闵公举对小李子这位少年英雄还是颇有好感,而芳远则摆出一副讨价还价公平交易的谈判架势来强势求婚。毕竟芳远童鞋的真爱是焚伊老大嘛!

在之后剧情里,多敬每每遇到危机都坚定地和夫君站在一起,支持他辅佐她,看到她的坚毅,乐观,芳远是不是也该有多些力量呢?

妍熙这一角色几乎是从头至尾,一直作为李方地的另一半出现在剧中。地间(李方地原名)除了刚刚出场时为寻找母亲小忙了一阵之外,自从认识妍熙的那一天,就像师傅张三丰说的那样:这个女人会永远在你的生命里。两小无猜的年纪,妍熙就给地间亲手缝衣。而在妍熙遭受侮辱的时候地间却因心中顾念妹妹而不敢站出来和歹人搏斗(当然事实上也是没有去找死)。可是妍熙的屈辱,妹妹的悲愤,都让他内心更加绝望。于是他坚定地跟随张三丰学艺多年,内心装着为心爱的女子复仇的渴望来到开京。在这里他重新巧遇已沦为黑妾并做了双面知财女(间谍)的妍熙,辅佐保卫她的梦想(郑道传以及他的社会理想)。直到有一天,他的女人成了政治的牺牲,而他却又一次,也是此生最后一次既没能保全她,也没能搭救她的梦想,竟眼看着她走在自己的眼前。此中哀痛真真令人悲戚不已!

特别要感谢导演,最后让李方地救了母亲以后不知所终。其实他最后最应当的命运,不该是大仇得报之后随妍熙而去吗?但是仁慈的导演在他对批国寺灭门报复和同无恤联手战胜拓四光之后,最终给了本剧No. 1帅哥一条生路,善莫大焉!

拓四光是此剧最悲的女角没有第二。这本是一个极具才华的女子,出自将门,自幼习武,只因天资过人而学艺极精,竟被祖父点名授以拓家无敌谷山剑法的真传。正因如此,小小的四娘自小就生活在刀光剑影之中。虽然武艺精进,四娘却不喜杀戮,于是在家族遭到血光之灾以后隐姓埋名遁于江湖,辗转来到定昌王府化名芸娘做了一名舞女。造化弄人,定昌王对她一见钟情,不愿登王位做吉祥物,唯愿与芸娘一同闲云野鹤。在出逃途中遇各路人马追击,芸娘为了保护定昌君终于暴露了绝杀武功。更在接下来的定昌君继位和退位的全程陪伴和保护他,直至定昌君恭让王再次被李成桂胁迫退位并赐死。她再一次负起保护定昌君子嗣的使命,却恰因赵英珪在李芳远私藏的武器库中撞见定昌君子而狭路相逢。因为赵英珪死在她的剑下,几次与她惺惺相惜,刀下留情的无恤最后不得不联合李方地杀死了前来为恭让王寻仇的拓四光。

至此,拓四光一生始终处于想要逃避杀戮,却一直不得不面对打打杀杀的局面。正如戏里所言,在这乱世,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上至君王下至草民,谁又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演拓四光的演员韩艺里并非典型的美女,却十分耐看。起舞,弄剑,言情,该妥帖的妥帖,该利落的利落,风韵十足。

几场打戏:

作为武侠元素的历史剧,武打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紧张紧凑,充满千钧一发的悬念,动作既要灵动健美又要实用可观,还有摄影剪辑不能虚假狗血,也不能重复过多让人厌倦。这部剧的武美设计绝对是令人信服的!个人认为最佳打斗戏为:

一、李方地对吉太味的三韩第一剑争夺战;

吉太味在疲惫逃亡的时分,发现对手竟是他一直寻找的刺杀自己的剑客"毒蛇",他的眼中泛起的不是杀气,不是狠毒,竟是一种快意的见到对手的欣喜!此时他的心中已完全无所谓政治,甚至无所谓输赢,生死,唯一重要的乃是拼尽全力维护自己"三韩第一剑"的荣誉。这一场打斗行云流水令人炫目,最后的结局虽然作为观众早已有上帝视角,无非是惩恶扬善,却仍然免不了为大反派吉太味扼腕叹息!

二、结尾的三剑客互搏战。无恤和方地以二敌一,对无敌剑女拓四光。这次决战虽然已经有过几次两两对决和三人打斗互有输赢作为铺垫,但仍然作为最后的你死我活充满看点。每个人的心中都怀着对没能守护之人的歉疚和遗恨,也怀着报仇雪耻的希望,又怀着维护自己剑客清誉的高傲,连成你争我夺招招致命的连环杀技。

最后几句多余的话:朝鲜半岛的全部历史基本上相当于作为大中华藩属国的几个朝代而已。可是对于一个历史的横断面(与李世民上位史高度契合吧),韩国艺术家们:编剧,导演,演员和团队,尚且可以演绎出如此丰富的人性,在符合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没有狗血,不侮辱观众智商的讲清楚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和故事,让人扼腕,教人思索,是不是应当为手握天价投资却拍出只有扣图和无脑剧的天朝导演们汗颜呢?虽然本剧角色多为虚构,但凡是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无不符合其在历史记载中的命运。而所描绘的大事件,不论出征,出使还是朝堂争权夺利也无不有史书记叙为佐证。虚构的人物只是将没有或无法记载的留白合理填充使其逻辑丰满,而并非改变人设意淫历史。虚实相间的情节细节充满张力和说服力,而本剧每一位不论是大明星小角色都个个演技在线,亲力亲为,一个一个镜头揣摩的认真敬业,让观众感受到诚意满满,是不是应当令某些一部剧只出几个镜头,大面积使用替身的圈钱明星羞愧呢?究其原因不是差钱,也不是"审查"本剧五十小时的干货剧情看不出有任何黄赌毒或三观不正的值得被枪毙的片段,而是我们的导演,是不是有"文化";我们的明星,是不是有尊重观众的心。

 4 ) 人生不易

我是一个不喜欢看武侠和历史剧的人,对历史与政治也没有太多关心。最初是为了刘亚仁的演技抱着尝试的心理开始看这部足足有50集的史剧,结果从第一集开始就被吸引了,而刘亚仁第一集出场只有约一分钟……

一开始以为就是单纯那种关于权力争斗的故事,类似琅琊榜那种,然而看到中段时我意识到自己对史剧的了解还是太浅薄了,也或许是自己看的好剧太少了。在看这部剧的期间,为了更好的了解六龙飞天的历史背景,百度了很多这段时期的历史。李成桂是否是那样勇猛而正直,郑道传到底在改朝换代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李芳远是怎样篡位称王,为什么到最后师徒父子兄弟反目……然而,到最后这些问题我都没有找到具体的答案。所谓历史,不过是胜者书写的一纸文书罢了,是真是伪,又有谁能评说呢?

非常喜欢六龙飞天的一个最大原因是,剧中塑造的角色基本与历史记载吻合却绝不脸谱化,随着五十集剧情的慢慢推进,每个角色的性格都在发生着变化,每个人都不能用“好人”或“坏人”来定义,他们的行为也无法用“对”与“错”来评判,每一个角色的所作所为,我都有喜欢和不喜欢,赞同与不赞同的矛盾感受。生而为人,有的人活着为了大义,有的人活着为了名誉,而有的人只是为了活着,正因为这些差异,所以人与人相处真的是很难呢。

通过两次王子之乱上位的朝鲜太宗李芳远,想来就必定是个很复杂的人物,六龙飞天的编剧大大给这个角色写的非常丰满,而刘亚仁的表演更是完美诠释了这样一位亦善亦恶的君王。看剧时常常被刘亚仁的演技给震撼到,从台词到表情,每个时刻都让人觉得李芳远就是这样的,他就是李芳远!从一开始单纯善良的小男孩到最后的嗜血大君,性格转换得一点都不突兀(当然也是编剧大大剧本写得好),虽然到最后他已然是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看得也是有些愤然,但对这个角色怎么都讨厌不起来反而觉得能够理解甚至有些心疼。

对李芳远印象最深刻的有几处(其实刘亚仁演技炸裂的地方太多了):一是火烧杜门洞,没有半点犹豫的,“我就是死一万次也觉得自己是对的”。忒霸气了……二是被诬陷在明国称世子,跪在世子宫前假装悔过,最后那个眼神简直了!三是王子之乱弑世子,杀完后深吸气,看了无恤一眼,那种无力感……后来跟英珪的幻像说,若是让无恤去做,总觉得,他也会离开我……四是英珪哥死的时候(想起来就难过),伴随着眼泪的那几声“哥”,真的心都碎了……

除了刘亚仁以外,剧中大部分演员的演技都是很到位的,老演员们就不说了,名品演技……年轻一辈中,卞耀汉的演技一直都属于中上等,尤其是哭戏特别有感染力啊,尹均相大家评价说他演技嫩,我倒觉得挺好,把无恤性情的变化演的挺到位的,无恤是我剧中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善良却不软弱,最重要的是对李芳远的一片丹心(一个被一把剑就收买的男人2333)。孔升妍这个演员原来不太了解,闵氏虽然戏份不多但演的挺好的,大气,眼睛太漂亮了,一直希望她跟刘亚仁多点对手戏来着,结果打了好多瓶酱油5555……女主角申世京,我是没看出来演技好在哪里,还不如孔升妍,且脸好僵,这是对于这部剧我唯一觉得遗憾的地方……

50集看完,印象最深的还是第25集的血洗桃花殿,算起来这集刘亚仁的戏份非常少,但却是整部剧最让我心潮澎湃的一集,被围攻后的惨烈看到哭了,看到反击后内心激动不已,恨不得跳起来鼓掌,特别是那句“武士!无恤!”,简直是燃爆了好吗!还好无恤一直活到了最后,至少李芳远身边还有一个一直陪伴他的人,但不知道真正的历史里,这位君王身边是否真有一个“无恤”护卫左右让他少一点孤独呢……

战争,就是杀人。政治就是把某人的东西抢过来重新分配给他人。看完剧后有时会想,假如我们生活在那样的乱世,会选择怎样的生活呢?小时候常被教导,做正确的事,正义终将战胜邪恶,长大之后发现,生活其实并不是简单的事,世界也并非只有黑与白,何为正确?何为正义?欲望可以造就新世界,但为此所付出所牺牲的是否值得?似乎没有人可以给出标准答案。

一部剧能让我思考这么多,也能看出我有多么喜欢它了。多亏了亚仁欧巴让我遇见这么一部好戏,希望你从部队回来接更多的好戏,刘演员!<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

 5 ) 《六龙飞天》,好剧有好剧的理由

思来想去,还是想谈谈六龙,话说我看到33集中间,停下来了,打算全更完视结局的可接受程度选择看与不看。至于为什么要在一集的中间停下来,那是因为一旦看到某集结束,一定会迫不及待点开下一集的,这剧最大的魔性之处就在这里了。50集也丝毫不想停,一集一集留着舍不得看真是从看电视到现在极少碰到的情况。这剧到底好看在哪?在中国它真心不算火,但是看过的人清一色好口碑,理由是什么?每个人的理由不尽相同,我从自己观察到的几点粗浅地谈一谈。
1.虚实相间,戏份与寓意
六龙里头,三个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另外三个算是杜撰的人物,仅仅从标题,虚实的比例就是一比一。说实话,平时看的很多史剧,要不就是实打实的完全围绕历史原型展开,要不就是完全虚构,架空到追溯不到朝代,能将虚与实的比例大体维持平衡,还能徐徐展开,不错不乱到这种程度的剧即便不是没有,也确实不多见。从开始到最后,历史人物推动了历史事件的进程,虚构人物也纷纷参与其中,并没有突兀之感。就跟真实的历史一样,没有一个后人能够准确地知道历史的全貌,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往往只是一部分,剩下的部分怎么办?显然,六龙的做法是将剩下的我们看不到的历史参与者和背景板,精简为其他势力,也就是题目中的另外几条龙,或代表平民百姓,或依附政客推动故事发展,或具有超群实力,选择默默守护与冷眼旁观。参与或者抽离,虚构人物表面上仿佛拥有更多的选择权,然而在历史车轮一带而过的背景下,到底有哪个势力完全不受兴衰存亡的影响?哪个人能够真正做到独善其身?这或许是编剧将虚拟势力提升到与历史人物并列的地位上真正想表达的主题。
2.思想深度,政治有真意
全剧的第一个燃点,在我看来,是郑道传带来的,第二集里头,他当着众人的面在一众书生的支持下进行的演讲,让人热血沸腾。还记得郑道传的那句话吗?他说“战争不能由有钱人决定,因为上战场的都是穷人家孩子;战争不能由年老者决定,因为上战场的都是年轻人”,即便是当今社会,这样的观点不知道能有几个人真正理解,但是编剧在第二集就抛出这么有力量的思想相当于从根本上奠定了作品不俗的世界观。这部剧的主题曲叫《无以异也》,作为一个古汉语基础还不错的学生,我曾认为这句话简直故作高深,但是一看歌词瞬间明白了,“在决定生死之际,政治和剑有什么区别?”这句话让我想了好一会儿,现在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武器和政治到底是什么关系?我认为,武器是政治的锋芒,政治是有立场的武器。而全剧上下,类似的具有深度的讨论其实不在少数,包括后面李芳远和郑梦周之间关于历史的思想交锋,也很让人印象深刻,这类信息的传达,把政治、历史这样的大命题谈得既深且透,立意之深远,使作品有了灵魂。
3.权谋大计,大小人物志
权谋剧都看过吧?大部分观众都看过,权谋剧的参与主体是谁?大部分观众会回答政治家、将军、官员,或者笼统地说一句“贵族”,没错,这是我觉得六龙这部戏最极品的成功之处,即将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命运相捆绑、相交织、相结合。如果让你写大人物与小人物命运的结合,你怎么写?有可能很多人的选择是整个玛丽苏剧情,通过恋爱这个万能的手段搞纠葛,反正爱情这东西完全没原因,也不需要有逻辑做支撑,当然,如果你仅仅这么展开那造出来的绝对是一部看都没法看的烂剧,虽然现在国内古装剧一半都走这个路线,但是我坦白讲,这绝对是编剧连自己都无法说服之后才使出的混饭吃的下作手段。六龙剧怎么处理的?围绕的是改革!改革的中心是什么?是土地!我国数千年文明恢弘壮丽的历史翻开历史书一看便知,最撕心裂肺的斗争与转折哪个不是围绕改革展开的?尤其是近代以来,土地改革的进程简直一部血泪史。六龙编剧的聪明就在于通过土地改革把小人物和大人物真正绑在了一起,小人物对剧情的参与从此有了最关乎自身利益的逻辑支撑。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怎么说的,推动历史进程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靠什么推动的?还不是一个又一个的历史矛盾。需求与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有与无的交织,生存压力的推动才造成了下层人对上层人的反抗,才有了有识之士的变革与图新,才有了真正的历史进程。能把一部剧背后的历史推动力挖掘到这个深度的,真得拜服地说一句,实属难得。
4.政治斗争,生死一线间
看惯了运筹帷幄,很多有权谋参与其中的剧,少不了一个幕后高手搅弄风云,世事尽不出所料的戏码固然精彩,但是少了悬念,也少了边缘人物的参与感。六龙整部剧,光高丽时期的王就换了三代,被斗倒的政客更是一个接着一个,但是每一步都一样好看,编剧呈现了一个个只差毫厘的政治斗争,没有聪明绝顶,没有算无遗策,但是意外的好看。直到现在,在我心中最知进退的政治家都仍然是李仁谦,进的时候激进狠辣,退的时候明哲保身、洞悉世事,也算得以善终,政治家的智慧与手段在他身上显露无疑,如此强大的对手的隐退也反衬出了斗争的激烈和斗争手段的高明。斗倒洪仁访的部分看得我紧张不已,那一段真的太精彩了,局势已经被洪仁访逼到了墙角,应该怎么翻盘在观众的心里想必已经反复演练,万万没想到李芳远的绝地反击又热血又合理,瞬间翻盘什么的简直燃到飞起。不论是正面人物的守护正义还是反面人物的垂死挣扎,全剧没有一个不堪一击的反派,也没有一个毫无疑问的必胜之局,刀尖上行走,毫厘之间决胜负的取胜之路堪称引人入胜。
5.正邪相对,立场与时代
六剧的前半部分一直算是正邪分明,斗贪官权臣之类的实属题中之义,没什么好惊讶的,也用不着站队,但是后半段开始就有一种正邪难分的感觉,李芳远这个人设可谓立体,他的聪明与智慧让你感慨他办事你放心,他的决断和强硬又往往让人爱之不能。对我来说,他的第一次人设冲击来自杀了三兄弟的部分,当时吓得我简直脊背发凉,暗暗心惊这孩子竟是如此心狠。大概差不多的年纪,方地去报仇时,看到了仇人的母亲和孩子,那把没有砍下去的刀也体现了人在强烈情绪支配下的一丝善良不改的天性。但是芳远不一样,仇报得无声无息,眼神平静坚毅,丝毫看不出他是否有情绪的波动,只把事情做得决绝而不留退路,就跟洪仁访说的一样,他不仅有野心,还少有愧疚,所谓杀伐决断之才,真是三岁看老。剧情进行中,说实话,郑道传缺心眼的部分不止一次,这其中当然有编剧倾向历史胜利者的感觉做支配,但是也可以感受到一位改革者的真实和不完美之处。他提出的五则有君主立宪的思想在其中,他的土地改革彻底却过于超前,他的发兵辽东的决定更是引得中国网友一片讽刺。然而对于他,我只能说,每个人受自己生存时局的限制,目光难得兼顾古今、超越时代,作为改革者,他必然失败,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历史的前进需要这样的人,他们看起来不切实际、不识时务,却往往是不灭的先锋和旗帜。
6.以人为本,风雨真情路
英圭哥死的那场戏,不少观众都哭了,为什么?因为舍不得,因为和英圭哥有了感情,不对,不只是他,现在任何一个有点儿戏份的剧中人物死好像都会难过,哪怕边缘的奶奶、洪师傅、甲芬这种人物,也无比强烈地盼望他们乐呵呵地活着,没错,好的电视剧传达的是人情,而这种人情的传达往往无声无息、潜移默化。为什么舍不得英圭,刨除直接对于他的感情,还因为他从第一集就一直守护着芳远,他的离去惹芳远落泪,看着芳远的人自然难免悲戚。优秀的作品是通过人情的勾连而让观众每个人都喜欢的,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机缘联系起来,家人、同学、恋人、朋友…一直以来,一起成长,朝夕相对,有一天,我们突然变成了不同阵营需要对立的人,放到谁身上都一样心痛,我可以轻易地反对你的立场,但怎么能轻易舍弃你这个人呢?所以,最后的最后,在所有人都在猜测最终悲剧的程度时,最让人牵肠挂肚的仍然是人情。
7.精湛演技,无华众生相
这部剧所有演员的演技普遍在线,不论戏份多少,大部分都是实打实的演技派,这其中至少有三位演员的演技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范围。
刘亚仁作为李芳远的饰演者,简直完美到让人挑不出毛病,85后演技典范可谓名不虚传。李芳远这个人物最大的特点在于复杂,虽然他从小就不一般,但是一次次事件的磨砺让他更加丰满,更加立体,对敌对者毫不手软,其实对自己更加心狠,每一次听从内心的召唤他都得权衡利弊,每一次违背内心的想法都难免自我怀疑,他的诠释,全方位呈现了一个铁血君主的成长史,跟所有人一样不易,却肩负着一般人难以负担的重任。
李方地是这剧里最爱的人物了,卞耀汉的演技就是说服力。如果说刘亚仁的演技是“放”的,卞耀汉的演技就是“收”的,当然有的时候,收比放更难。演技的最高境界在于不着痕迹,经他的诠释之后,同样的角色以后要是换人演,我都绝难接受,他演出了一个100%的李方地,从不欠火候,也从不过火的收放自如的诠释简直让人拜服了。李方地是一个看起来有点儿“笨拙”的人,尤其是脑子方面,但是这个人其实又什么都懂,仅仅是活得纯粹,初心不改,守护别人也不违背自己。卞耀汉把李方地的“纯”演透了。
还记得吉太味吗?是的是的,百分百记得!这个人物在我看过的所有剧的人物里头都算是独树一帜的。活活被他可爱死了,前十八集,他就是一个最亮眼的存在,绚丽的衣服,蓝色的眼影,花哨的首饰,第一集就被他震到了,话说后来他儿子出来,我都恍惚了好一阵,这大哥居然还能生出儿子!剑术入神,从不掩盖自己的自信,对亲家极其喜欢和忠诚,对早饭有加倍的重视和执着,哈哈!现在想起他都忍不住想笑,朴赫权老师在剧中简直大放异彩、难以替代。
8.忠于作品,付出与收获
这部戏的大部分拍摄时间都是寒冬腊月,拍摄团队和演员的辛苦程度不难想象,从放出的一拨又一拨花絮与剧照也可以看出演员们的辛苦与敬业,但是换句话说,现在当演员的,有几个不辛苦不敬业的,不少烂片里头的演员仍然需要上天入地,冬天跳海、夏季厚衣服加打戏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但是总觉得演员的所谓付出和作品的质量不一定呈正相关的关系,真正的好作品才是制作团队最应该放在心上的,忠于作品才是所有创作最需要的原始出发点,想到这里,在感谢演员和制作团队的同时,更想跟这部作品本身说句谢谢!当一部作品优秀的时候,它的所有参与者,甚至是观众,都会成长很多,这一点,作为普通观众,真是万分感激,就跟很多韩网网友的评价那样,我对六龙飞天这部戏的评价是——历代级!

 6 ) 想吃爆豆下篇(全剧终撒花!)

【第一集——第三十集在此://movie.douban.com/review/7658193/

【31——38集】
一口气补了八集,还是没赶上进度。在火车上其实手写了大半,但下车时那个拿来写字的纸丢了- -所以,咳咳……

剧情已进入重复打怪模式,最新KO的是郑圃隐,完成的不好。除了略显冗长的打怪部分,芳远的蜕变算是进阶,但也低于期待。

圃隐这部分不够出彩,甚至是黯然失色。与三峰的君子协定轻飘飘就作废了,理由是想送三峰当青史圣人。若是别人便罢了,可他是圃隐,是满朝儒生奉为精神偶像的郑梦周哎。可恨之一在两面三刀,可恨之二在,坑害三峰的那个理由,除了人设已崩的圃隐本人,大概说服不了任何人。

芳远反对三峰,未见得是他目光多深远,只在他为着自己一颗私心。
那圃隐反对三峰理由从何而来?在剧中他已经被三峰的演绎推论折服得无话可说,一心为着黎民苍生的圃隐,到底为什么坚持反对三峰?学生芳远也跳出来打他的嘴巴子:百姓不会记得青史留名有哪个,他们只在意今日碗中有没有盈满白米饭。

圃隐毫无道理的坚持,似乎他自己也没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哦,临死时他说自己会名垂青史吧。又要呵呵了,按他的脑回路,大概谁死谁就名垂青史了。高丽第一flag,轻脆易折。

李成桂爷爷都那样哀婉凄绝地跪求你回来了。李之兰大哥也温暖地为你写诗了。还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圃隐为何执拗至此?这么长的集数仍旧没有给我一个可信坚实的理由。

然后是芳远,两场重头戏,一场在善竹桥,一场在杜门洞。

芳远和三峰一开始就有分歧,只不过那个时候的芳远力量不够强大,自我认知也颇受限制,一直藏东藏西努力跟上老师的步伐。终于到了这一日,小苗头藏不住了,分歧终究是分歧,一时蜜月如胶似漆,终于还是要爆发。即便热情洋溢地芳心暗许着“我还是深爱着这个男人”又如何?歧路岔口,不是一条道上的,分道扬镳就不会太迟。
三峰在听闻芳远养私兵使诈时说,不要欺骗别人太久,以至于把自己也骗过了。
其实说起来,李芳远养私兵,实为觉醒,与被骗无涉。若说是长期自欺的,也是聆听三峰教导的一段路,听三峰叨叨什么乱世之剑,就真以为自己这套剑法使错了。
洪仁访做药引子,无名做催化剂,你醒了。纵然洪仁访和无名不够光明磊落,也不必因此因噎废食,便以为他们的话句句都错了,以至那么晚才看清自己的心。

话又说回来,无名又哪里错了,三峰又哪里对了。今夕何夕不知,三峰与无名的井田商贾之争也就难分是非。政策性辩论难求最优解,所以我辈听话先听人,先看讲话的人是谁,他背后的人又是谁,虽说是对人不对事,但在此类场合下却总难出错。

也不去回忆这两拨人高谈阔论的理论基石,只看无名集团背后的商人赞助有几何?三峰手中一人所据的官位有几何?心中又为家别抄偶尔露脸的百姓群演一紧,今日饭否?

三峰的构想主要两个方面,计民授田和君臣五则。前者为无名所恨,后者则是碰上了李芳远这个死钉子。都是解不开的扣,偏偏是手握朝鲜经济政治命脉的非富即贵们,一曰有钱,一曰有权,权钱二势又难解难分缠缠绵绵,三峰说我有儒生的决心,还有身为宰相的那点算盘。

善竹桥与杜门洞之事本不该讲对错,论善恶。然暴力压制言论为我辈最恨,倒是圃隐本人也使用这等手法去对付异己,所以该死。杜门洞事便不同。李芳远一把大火,烧死忠良,留下小人效力李朝,还个个都是潜在敌人,效率上讲也多无益处。大节小利都亏。

圃隐之死,李芳远拍拍胸脯不避讳,而且拒绝了河仑暗杀的“妙计”。相比之下三峰的处理就诡诈味十足,枭首于市,捏造罪名,其心可诛!结合故事一开始时此人暗暗布置水军给自己演讲造势的情节来看,越发感到读书人的阴险与伪善。好事自己担着,坏事都推锅给李芳远背,这也算值得“深爱的男人”?宽阔胸襟下藏着一颗窄而又窄的心吧。
也只怪编剧平素不给三峰多余机会展露这一面。偶尔来一下子,略略觉得崩坏,似有为托主角芳远上位之嫌疑。但细想来,其实亦有蛛丝马迹可循,手段辣心肠狠的李芳远,可是做什么都沿着一条底线走,狠辣与纯粹原不矛盾,看李芳远可知。

--------后面的还没看( ╯□╰ )-------


【39——42集】

1. 密本和无名

42集结尾,隐藏在本源三峰背后的组织终于浮出水面,原来是所谓密本。三峰对密本的宗旨阐述是民本。仍旧是一贯以来的煽情燃情style,振臂一呼,无以异也?

看到这里,忍不住想起莲香和方地的对话。莲香说,请你告诉三峰,即便杀死所有人,无名也不会消失。再结合莲香和李芳远的对话看,无名对自己的定义是安定,是顺流而上。

两相对比,越觉得有趣,因为想再黑一把三峰的心实在是按捺不住了。
密本,一个士大夫为骨干的团体,却声称把“民本”作为团体宗旨?很让人怀疑这又是三峰其人用来洗脑和增强偶像影响力的托词,或许不是,但他本人所作所为却难以和民本建立关系。看上层建筑,一人独断专行,大搞拜神教。看经济基础,所谓的计民授田迟迟不肯推行,也只是在焚伊使出杀手锏逼迫后安排了几百个人去泮村。口口声声讲法律、讲制度,但还是任意捏造罪名打击异己。

手段之脏,之劣,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他可以成为朝鲜健康的树根。
哦,对了,三峰给自己找了个理由:他在圃隐这件事上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他不想以后再用包容和隐忍对待其他人了。
所以就可着劲儿造吧,使劲折腾李芳远和无名吧。在根本不能定罪的时候。

其实就是无恤说的,为什么只有李芳远的愿望被叫做野心。
为什么只有李芳远的手段是脏的,三峰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圃隐之名合理化后,还是一定要除掉李芳远呢。

正常的逻辑,该奉为上宾,谢他为你指出一条明路才是啊。

三峰又说,他想要让朝鲜干净而新鲜地勃发。所以这些肮脏的事情自己做。李成桂李芳硕白莲花父子就坐等树木灿烂生长即好。

白莲花就是:明明作恶多端还要做出美好无辜的样子。

李成桂一面对高丽王室赶尽杀绝,一面说要没沾上血的小儿子才配登上王位。
真的是好无辜啊。

可是这种逻辑能说服脑袋昏昏的李成桂,又如何说服三峰,如何说服天下人呢?明明白白的,那个王位上无论坐着的是谁,都是沾着高丽王的血啊。

有本事,像李芳雨一样一走了之来守护节操到底。又或者像李芳远一样做了就是做了,不遮遮掩掩呢。

像李成桂先生,和李芳硕如此,就是白莲花,一点没错,还是那种蠢cry的,遮住了自己的眼睛,以为就不会有人看见了。

不过三峰愿意配合也是萌萌哒。在三峰这里,只要不是镇安大君就行,剩下的哪个都可以。为什么只有镇安大君不行?李芳远说了,你很害怕有能力的君主吧。
任三峰举出一大堆例子来说君主高能的坏处。眼下我看到的,都是高能臣相的坏处。一个变相的君王,他与君王的差距仅仅是那具衣冠。

在李芳硕成人后,在朝鲜国本牢固之后,三峰大神是否可以把身上的数职分散出去?在李芳远已经解决掉杜门洞事件之后,朝中已不缺乏治理人才,又为何仍旧一人执意执掌大权?又看着他像骂儿子一样骂满朝文武,心里越看越泛酸,真酸,不想听他什么国本民本密本了。

扯远了。再回头看无名。无名越看越顺眼的原因在于无极大人莲香超强的个人魅力。莲香说了,只要世事太平,无名会继续沉入海底,保持隐形的姿态。这话与三峰的大话分量就不同,一则莲香不喜欢打嘴炮(●'◡'●)二则,无名历史清白,一直都是只在乱世中现身具形,这和三峰的承诺一大堆烂账一大堆的作风就不同乐。再则啊,无名的宗旨是顺应潮流,若无极本人判断不会失误,总能正确把握到潮流的脉搏,那在混战中笑到最后的,一定是无名。毕竟,顺应潮流,换句话说,就是跟着真理走。

我觉得编剧是想让无名跟着“真理”走的。莲香已经被编剧塑造成本剧最具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了。

只是出身仅仅是一介女婢的莲香,究竟是怎样对这个所谓的贵胄团体建立起如此强大的信念,不知道编剧还会不会给我们机会一探究竟,又或者只是作为金手指一样寥寥带过。

无名的宗旨是bug系的。三峰要拼过太难。

2. 焚伊的选择

焚伊代表身后的几百个人选择了中立。
妍熙问,你是百姓啊,你怎么能从大君的角度去想呢?
莲香说,如果连背弃亲密的人这点都做不到,就说只为自己而活,不要说为这世界而活。
听完这话,焚伊就投了中立票。

42集结尾焚伊看见三峰大叔说自己是站在百姓一边的。下一集会不会跑票?

3. 爱情啊

焚伊是李芳远作为人的那颗心。元敬王后是李芳远野兽一样的心。
芳远想看着焚伊在泮村幸福地生活。这样就觉得自己作为人的那颗心还没有死掉。焚伊和她身后的几百个人,大概也是李芳远为了所谓“人心”可以倒退的最后底线。

三峰和李芳远手上都是沾血的。
不知道身为三峰的民本,和芳远的人心,可以让他们在权利争夺的过程中做到什么地步。又是谁,会在最后关头,因为泮村的几个人做出让步,败下阵来。


虽然那个白色信封里空无一字,但是利用这个来威胁李芳远还是令人非常难受。
李芳远一直懂焚伊。焚伊不懂李芳远。不然她就不会拿这个来骗胖碗了。
她不知道,对待芳远根本不需要这种手段。

爱情里掺杂了这些东西真是非常累。

4. 又黑我大明国

李芳远得以胜利通过辽东城门,是因为他对朱棣痛陈利害,如果不打好他这张中朝友好的好牌,朱棣日后就不能全心力赴汤中原逐鹿。
以上为晓之以理。再加上莲香搬出李芳远凄惨身世对朱棣晓之以情,最后大功告成。

就是这么个道理,为什么不能,和和气气地说。。。。

既然我大明国如此暴虐,李芳远你乖乖地卖个好,然后温温柔柔地跟小朱眉来眼去下,岂不是更容易通过么?

最后还不是只好恳求朱棣给无恤一个战死的机会么?
大国面前,你也没能硬到底啊?
既然不能硬到底,前边那个“你想死吗”可就不是腰板硬,而是智硬了。

说起来,这也算是又卑又亢的外交了。
想不通编剧为啥能让李芳远说“你想死吗”……

5.小拓和王瑶

他们俩个一起出现时总会出现一段非常柔美的音乐。
李成桂还我mama ( ▼-▼ )

7. 花痴

亚仁兄笑起来的时候真是好看呀好看呀好看呀好看呀嘤嘤嘤~~~~


【43——44集】

想到只剩六集,人物可扩展的余地已经不多。再把后半段主要人物呈现出来的感觉做个简单总结吧:

       芳远:爆虫成龙。

前半段除了角色受压迫,演技也没的发挥。后面几集越来越出彩。便是厌恶女主至此的我,看着芳远给焚伊轻轻别上头饰的温柔目光也不仅感叹:在感情戏如此炮灰的一部剧,他也是实力撩妹。最近也在追亚仁君好基友小宋的那部《太阳的后裔》,小宋也会撩,但是味道不同。小宋是轻熟款,而亚仁在蓄须后男人味才开始爆表。想来亚仁发挥极其出色的《思悼》,也是蓄须后的模样格外动人。大约小宋的魅力在笑语嫣然,是蓝田日暖玉生烟;而亚仁的魅力在眉蹙瞳深,是沧海月明珠有泪。一个是暖洋洋的人此情可待,一个是味深深的欲辩忘言。当年看《成均馆绯闻》,女林和桀骜,都是心脏上被侵蚀了缺口的少年郎,俩个人演技稚嫩青涩,看着如今的小宋和亚仁,也是心有戚戚。都是为戏而生的妙人,继续走下去吧。——花边消息:亚仁会去客串小宋的太后,敬请期待。

其实在思悼这样一个角色过后,芳远需要的最难以刻画的情绪,都已经不在话下。少年气盛,桀骜不驯,肆意妄为,如此种种,倒都是青年演员入行的基本功,也早已被亚仁君在其他剧集中温习了一遍又一遍。而李芳远这个角色开始变得立体的,正是从他和三峰正式决裂之后的部分了。与三峰相对而坐,眼泪落下,又悲又怒,一面告白着你是我曾经的詹特格尔,一面痛诉为何我的野心就成了私利。三峰和芳远这场并不存在的师生情,完全是芳远同学的一厢情愿,他的每次忘情都是在三峰振臂高呼的背后——即这是一场单方面输出的倾心。所以在表演上,这种旧日感情发酵而至变质的一步步走来,也是亚仁同学一人担纲。三峰需要做的,只是时不时偶尔点头赞许之,大部分时间一以贯之的排斥和警惕。两个角色之间对对方感情的层次感和复杂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演员在把握这部分情感变化上所需要的工作和共情能力也大不相同。毕竟,亚仁是要对着一个从头到尾都无视自己的人,从仰慕到信仰,到质疑,到心碎,到觉醒,到憎恨,而其中每个阶段又不仅仅以一种感情做出呈现。李芳远有两个女人,一个父亲,一个武士,一个不谙世事的弟弟,可让他情绪波动至如此地步的,唯有这个名不副实的老师,三峰先生。

芳远是弃儿。且是因为过于出色而被抛弃的棋子。他人生中第一位詹特格尔是父亲,第二位就是他的老师三峰。但就是这两位,父亲和老师,一起抛弃了他。
李芳远的悲剧,从第一集延续到了最后。不过他会像自己对三峰说的那样,棋局未结束,他不会是失败者。

      三峰VS莲香

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是因为44集中那段交错剪辑,两个人对明朝形势所做出的截然相反的判断。

一个小插曲:三峰在向李成桂报告时不忘带着史官,好让史官可以即刻记录下他的伟大创举——如此沽名钓誉,叫人觉得所谓儒生境界也不过如是。结合他在枭首圃隐时的提议,也让人可以得出结论,三峰在意历史名誉和百姓究竟何者更多?他的密本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践行自己“民本”的宗旨?

相较之下,莲香一直在历史深处的姿态就要漂亮很多。而最后阻战的理由陈述也更为掷地有声。

三峰所谓不再受人欺压。莲香所谓三韩大地百姓何以聊生。三峰,还是改不了死要面子的毛病,莲香也是一如既往地——高瞻远瞩的政治目光,低调奢华的美丽姿态。

另外,三峰对私兵将领用刑——和某国大革命时期的恐怖分子何异?
既然三峰也承认他和李芳远没有任何不同,又何以言之凿凿地斥对方为私利,而自己为公义。

嗷,郑道传,快点带着你的公义一起,狗带。

        焚伊

我不知道泮村在朝鲜的地位有多重要。我只是想,一个泮村的行首,能不能有资格代表“百姓”这个阶层。焚伊手下的几百号人过上好日子,走上了中立且不被强迫的道路,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观众就可以因此为三韩大地上的其他百姓也松一口气了?

以及,李芳远可以杀圃隐,杀黑妾。三峰铲除异己上也丝毫不见法度。这两个人对焚伊的让步,多大程度是对百姓的尊重,多大程度是念及彼此之间的私情?
在焚伊之外呢?焚伊之外,泮村之外的那些百姓们,李芳远和三峰在自己利益受阻时,又会据何以待?

如果焚伊这个人不能代表百姓的立场……那把她放到这里又是为什么……

难道写了这么久就是为了打雪仗一场戏让李芳远长大成人?
可李芳远是身为幼童就能手刃敌人的爆豆。

李芳远其实没有成长,他从来不是小孩子。
他的变化仅仅是对三峰态度的改变。从前三峰和他利益一致,那便比肩而立。如今三峰和他利益相悖,那就拔刀相见。
李芳远破灭的是对三峰不合理的信任。
可他一直都是梦想(其实就是私利)高于一切的人,高于爱情,高于亲情,高于友情。从一开始就是如此。所以找个焚伊来体现李芳远的改变也毫无必要。

所以,不择手段的李芳远,和如此深明大义谨守中立原则的焚伊同学,到底是怎么没见几次就要相爱至死的,从剧情开始,到第四十四集,我还是要再问,再问。

说不定到了剧终我还会再跳出来问一次编剧是不是脑子坑了。


       元敬

直到看见元敬和芳远同床共枕,我才想起当时元敬说,如果事成才可圆房。所以按照剧里的时间线,他俩应该是李成桂称王之后,嘿嘿嘿。

把史上和芳远虐恋情深的元敬王后塑造得如此扁平,大概是编剧觉得婚内出轨这种当代男主污点太过棘手。所以就让元敬麻麻对芳远毫无感情,如此,芳远的出轨就不能成为一种背叛。

设想假如没有焚伊这个人,元敬王后的形象大概会丰满许多。

      妍熙/方地/无恤

三个选择了立场的平民。
妍熙有着和三峰一样的梦。所以追随三峰。从一开始就无比清醒的妍熙,走到现在,仍然是对自己所要走的道路认知最为深刻的一个。她的坚定甚至早于金手指女主。
无恤说他和芳远的缘分是一点点积累,他只是顺从地沿着那条路走了下去。中间有过犹疑,有过懊恼,但终于还是在明国游中重拾决心。
只有地间,仍然在怀疑,仍然在不决。他现在肯留在三峰身边也是因为妍熙吧,除此无他。

无恤是视为知己者死。
妍熙则更为幸运,她和三峰,互为知己。


      几个伏笔

拓四光和兵器库?兵器库的埋伏意思极其清楚,那仍拓四光发现这些兵器的意图是什么?拓四光与无恤的交情又会给后来的兵戎相见带来什么变故?
拓四光是不想报仇的。她只想带着两个孩子安静地以玉氏之名度日。所以大概不会去坏李芳远的事。如果不是坏事,那只会是助力了。

李慎迹/赵末生两个腹剑,必有后招。
而且貌似李芳远足下还有其他棋子可走,后六集分量不轻。

而红色信封中与女真族的密约也浮出水面,接下来等三峰被打脸即可,倒也不算迷雾一片。

最后吐槽下花事团:当初因为草英为无名部下而退出,如今又为何甘之如饴地被三峰所用?当时所发不为任何政治势力效劳的誓言犹在耳边,如今扇脸的动作可真真不小。

顺便吐槽下当时的大房草英,一个人三次被算计,一次是李芳远,一次是李慎迹,最后一次干脆成了自己的弟子妍熙。临死又作大蠢,不等李芳地来就急巴巴地暴露自己——编剧为了让李慎迹这颗棋继续活着,也不是这么个作践草英智商的法子呀。


【45——46集】

我觉得,三峰一张嘴,我就想说:咿,这人真怪!

三峰又说了,密本目的是为了互相监督士大夫不搞权力腐败。这什么逻辑?害怕士大夫腐败,就建立了个士大夫秘密组织?

三峰不会不知道,历来腐败都离不开暗箱操作,都离不开秘密活动的名不正言不顺。
结果他让士大夫监督监督士大夫,还是地下监督——三峰你真行。

三峰又对焚伊说了:眼下百姓还是成不了世界中心的。因为百姓没有那样的眼界。
不相信百姓,又要拿百姓给自己当金字招牌,来证明自己权力的正义性——三峰,真有你的。

另外,李芳远保住元敬麻麻的时候我心脏都提到嗓子眼了。
哎,这部剧,方地和妍熙,芳远和元敬两对CP在这集都如此感人,如果叫人感同身受。
方地妍熙是终于打开心结,不说以后在一起吧,而是以后一起实现梦想吧,这简直是我见过的最含蓄美丽的求婚。
芳远元敬也是相濡以沫终于修成。元敬麻麻说,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后悔。想当初,元敬还说,俩个人暂不圆房,如果李家事情败露,她还要回闵家。两相对比,怪不得芳远也是一身叹息,抓起元敬的手,将她拥在怀里了。这一对也是夫人夫君,相敬如宾地称呼了这么久,但事事比肩,利益一致,心智一致,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这个剧看到现在,基本就是被三峰恶心几分钟,然后花痴芳远几分钟,被女主膈应几分钟,再看看其他几对西皮欣慰几分钟。

无恤也成长了。他和方地对视的那个镜头,画面极尽沧桑萧索,似电影,有味道。
而瑛珪大叔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领了盒饭,没有一点点准备。

啥都别说了,等大结局,等芳远杀三峰。



【47——48集】

其实李方地已经点题了:李芳远和三峰想要的国家一模一样,李芳远只是想把这些都占为己有而已。
于是又何必说谁对谁错呢?李芳远说,三峰师傅说了,罪与罚这两者并不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成王败寇,骂三峰已经骂了很多,人已死,这次就不鞭尸了。
毕竟,李芳远也给他留了最后的尊重,把“像老鼠一样逃走”这句话从史书里删去了不是?
这场三峰和李芳远的争论持续太久,终于尘埃落定,风波平息,余音虽然袅袅,但我已经不想再对三峰和他的政治抱负做什么评论了。

于是就想到了妍熙。妍熙临终时对方地说,即便不能守护我,也要守护好我的理想。也是因为把理想看得比自己更重的缘故,妍熙才心甘赴死。
其实就一直想知道,妍熙看得如此重的理想究竟是什么?

在这一群人中,妍熙在政治上成熟得很早。无恤早期是个傻小子,芳远惶惶不知未来,李成桂被三峰反复洗脑才下海经商。只有妍熙,一开始就坚定地站在三峰身边,且过程中从未动摇。比起其他人时常困惑、犹疑的状态,妍熙是一个合格的政客。
而且到最后一刻,六龙中,三峰、方地、李成桂选定自己的利益立场站位,焚伊炮灰,方地和无恤则是身为武士而选定主人,过程中其实没有太多考虑。可见,身为百姓的六龙三人,在选择立场时都是很偶然,身不由己。焚伊那个所谓的中立就不要拿来唬人了,她果然中立又为何让李芳远把兵器藏在泮村?

只有妍熙,平民中的一个,认定三峰是太阳一样的人,为三峰的理想心醉,以三峰的理想为自己的理想。这样的一个人在百姓阵营中无论如何是闪闪发光的存在。

至死一刻,地间也是比她不及的。

地间和妍熙,一对苦命鸳鸯。每一次要告白的时候都会遇上灾难,妍熙说,要怪只怪这世道太奇怪。这也是妍熙的成长吧。第一次时还不能原谅软弱的地间,第二次遇上两难抉择时,她已经会主动替地间做出选择了。因为第二次,身为花事团大房的妍熙,对百姓身处乱世的无力可施实在太为感同身受,所以才会欣然赴死。这个赴死的姿态,一面是她懂得地间和地间背后百姓的苦楚,所以不忍为难;一面是她因为太懂得这种苦楚,所以才会愿意赌上一条性命去换取一个不太奇怪的世道。

死去的妍熙,终其一身都悲苦的妍熙,实在是仁慈又勇敢的存在。

由妍熙而至地间,由地间而至无恤。无恤和地间是武士,他们对至亲拔刀的动机也是因为其武士身份。但仅仅是因为主公之知遇而忠诚至此,较之妍熙因为自己理想的独立选择,就差了一成。这里对比的时候还是抛开焚伊不谈,焚伊所谓的中立并没有任何说服力,与其说是中立,不如说是不作为。

焚伊有自己的哲学。在地间和无恤拔刀时,她说:身为百姓,能活下来已经是赢了啊。
身为行首,既然要为身后泮村百姓负责,又为什么要在泮村视兵器库若无物?
莲香说了啊,如果连舍弃至亲的决心都没有,有谈什么理想呢?
并不要求焚伊要像莲香一样做成一番大事业,不过是说一套做一套,我还是接受不了。而且我也不认为焚伊之所以不举报李芳远是为了息事宁人,为了保护泮村,她就是因为李芳远才闭嘴的。如果换个人,比如主事的是李芳干,你看她会不会闭嘴。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要么就像地间这样因为妍熙错过了救三峰的机会,我说他一句痴情。要么就像李芳远这样为了野心选择闵氏放弃焚伊,我说他一句枭雄。又要顾着情郎不想做六亲不认没心肝的人,又要顾着百姓要做意见领袖,只怕没这种好事。

于是就又说到闵氏。李芳远杀了三峰,从焚伊身边走过而未回头,其实就是一个选择。走到这一步,他害怕,他彷徨,这是生而为人的正常反应。可是他知道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所以再去和焚伊谈情说爱,已经毫无说服力。这一路上陪他走过来的只有闵氏。

爱情,或者降一个层次,不说爱情,就说感情,这种东西和善恶无关,和天真还是野心无关。李芳远惊慌时,脑内不是瑛珪又回来看他了么?瑛珪和芳远感情多深?可瑛珪也不是什么纯善的人,他是一路沾着血陪李芳远走过来的。所以,爱情怎么就只能发生在天真善良的俩个人中间了呢?看着无怨无悔陪你一路走来的闵氏,你能说这情不深意不重么?

女主到大结局已经越来越尴尬了。她被无名抓了,只为了让她冲着无名掉几滴泪,然后无名,居然,把她,放了……泮村的事情她预先也知道,但是她什么也没说。她约方地来自己这里睡觉,为了躲过一场灾难,结果也是白费。几场和她有关的戏都是强行出场,接不下去,就生生断了,断得难看。

下集预告,她又要去劝李芳远把虫子吐出来了。再看她作死吧。



【49——50集】

最后两集又把两条龙完善一番。这个剧一开始,每一集结尾都介绍六龙中的一龙,而无恤蜕变成龙却足足等到第四十九集。不过,无恤这个角色,一路走来已经足够精彩,让人眼前一亮也不在一役,末尾两集,先告辞,复归救主,杀吉善味,杀拓四光,坐定朝鲜第一武士,又离开,又为世宗大王归来,一则是武士守护主人之职责,一则是平民温暖理想之践实。有血有肉,有颜有色,有气有味。除了芳远和三峰两大巨头,六龙中形象最丰满的无恤无疑。

第二条加以完善的龙是焚伊。和无恤的锦上添花不同,焚伊这边是雪中送炭:让一个快崩掉的局面有所挽回。妙祥奶奶、甲芬的遭遇,让焚伊身为行首的困境变得清晰而具体。泮村百姓并非生活在真空,其中每一个人都和彼时的权力斗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非焚伊一人想要身往桃花源避世就可以做到真正的中立。事实是,政治固然从来是上层的游戏,但也从来离不开和下层百姓之间的相互利用和寄托。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身不由己四个字之下,焚伊依然能说出自己有想要守护的人,较之地间、拓四光,已经是万幸——虽然是因为芳远对她有所偏爱这个bug, 不过也可看作是芳远最后的良心。

老年焚伊离开无行岛,带着新创的文字来到三峰墓前,一个是有良心的士大夫,一个是有理想的百姓,二者原来相亲相爱,后来终于不能相容,最终在世宗大王这一代达成和解。李芳远和三峰想要做的是一样的政治,只不过是谁来主导,所谓活着总要做点什么的理想。

ps: 老年焚伊,少年焚伊,中间夹杂着一个青年焚伊。表现力如过山车,中间塌下去,两端凸起来,驼峰状。焚伊这个角色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从头至尾没有任何成长余地,一开始就集美貌智慧理想正义于一体,枯燥乏味。剧中有一段回放,是焚伊回忆自己和芳远相识到相知的种种,前后对比,芳远从热血到冷血,变化自然无误,而焚伊这边则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层次感。

不过看到结尾,焚伊在三峰墓前的那段话也觉得非常动人,所以我觉得,无聊的角色,军功章该分给无聊的演员一半。

密本的结局没有交代。
无名暂时受到重创,但莲香去了南京,适龙开始了自己的包袱商大业。无名果然无愧于其顺应潮流的最高宗旨,时局平定时回到地下,时局混乱时应运而出。从一而终地识大体,顾大局。

结局里还有地间、无恤、拓四光一战。拓四光说要对五个人问责:无名、李成桂、郑道传、李芳远。还有一个是谁?不记得了……地间是为了保护莲香,无恤是为了保护芳远,拓四光是为王氏复仇。一开始是拓四光和地间打,后来变成无恤和地间一起打拓四光。三人之间本来两两有仇,又两两有旧。只因为地间无恤之间旧情深,所以地间不为莲香或三峰和无恤拼命。而拓四光与无恤之间旧情浅,所以拓四光终于命丧无恤剑下。

三人都是天资很棒的武士,无恤能出类拔萃,关键在明国一游。当初,如果是三峰出使明国,第一武士说不定就是地间。如果王瑶出质明国,第一武士说不定就是拓四光。拓四光说武士剑术好也不能守护好要守护的人,其实武士和主人之间是相互守护。看无恤,焚伊,都是跟对了主人,所以最后都能守护好自己要守护的人。对普通人而言,有时选择比实力更重要,站队正确的重要性在于此。

地间确实是无头无尾。到了最后,没处可去,又是妹妹和妈妈跑出来出主意。从前大半辈子为别人活着,不知道从此以后能否如莲香所说,地间可以为自己的意愿活着。

第二次王子之乱一笔带过,李芳果禅位,后又杀闵氏兄弟,暗暗伏一笔下一代的世子之争。李芳远说李裪不像自己,却像那些自己想念的人,如焚伊,如三峰。其实李裪如何不像他?只不过不像现在的他,而是像过去的他。李芳远立李裪,和李成桂立李芳硕一样,都是血腥屠戮之后始终怀着的干净梦想,想要见它开花结果。开国时三峰所说一国一本前五十年最重要的种种设想,现在可以交由李裪去付诸实践。

国家就是这样的国家,风暴之后仍然可以写一首温暖的诗。
个人却是另一样的个人。灯下烛前,是无限孤寂的李芳远。


---------------------------------------------------------------

终于大结局。50集居然追下来,以前没追过这么长的剧。看编剧采访说要做成系列,不知道下一部剧还会不会找申世景来演?

这段追剧的时光真的非常幸福。因为追剧认识好朋友这件事想起来也觉得非常幸福。

大结局撒花!!





 短评

真正的恢弘不在于千军万马的阵势,我朝几时才能拍出这么大气且极具感染力的历史剧啊。。

8分钟前
  • Louise
  • 力荐

刘亚仁~

10分钟前
  • 绿里同学
  • 推荐

说实话真的很难有部剧追到36集还有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情,每个人物都很丰满,看到李芳远杀死郑梦周之后走向黑暗的那边,那种孤独感,未来的路只能他自己一个人走下去,属于他的王者之路

12分钟前
  • Margaret_
  • 力荐

长平门的郑道传,善竹桥的李芳远。因缘际会少年遇见了他的展特格尔,又在历史的歧路上与之分道扬镳,既是乱世便无分对错,胜者王败者寇,如是而已。

14分钟前
  • meme
  • 力荐

居然有刘亚仁都没人看!有时候我觉得世界上只我一个不爱看狗血爱情韩剧康熙等综艺 只喜欢历史古装夺权内斗武打的女生了。 金英贤经历过大长今善德女王和树大根深后,群戏和历史拍得越来越细腻 少了很多狗血。三部曲也该结束了洒泪。 全卢民申世京安吉江等一众演员人又在三团聚了。

18分钟前
  • BlackScholes
  • 力荐

为什么你的梦想是梦想,而我的梦想就是野心私心?没有虚伪的李芳远。

21分钟前
  • Ivory
  • 力荐

人物塑造得好细腻,其他不讲了,英圭死的时候真的泪奔!他是一个简单单纯的人,始终陪伴着芳远,当他得知芳远给师父送补药,询问他是否洗脸,我相信他其实什么都懂,也成为了芳远内心最后的依靠。他的离去使得芳远更加毫无畏惧,坚定信念。

22分钟前
  • skyrainbow61
  • 力荐

我心中的名场面top1:李芳远杀郑道传top2:郑道传号召儒生吓退元朝使者top3:李方地杀吉太味top4:李芳远杀蒲隐top5:李芳远黑化 “游戏结束了”

23分钟前
  • 罐头小姐
  • 力荐

个人认为比琅琊榜好看

27分钟前
  • 你(热死版
  • 力荐

很期待的一部剧,今年是亚仁大势年。狗壁哥带我走吧~~

30分钟前
  • 7000秒差距臂
  • 推荐

春光明媚赏花行,友人歌唱多么喜悦,五百年兢兢业业,建得大业付诸东流,可以铭刻韩国电视史的名场面,第二集就燃的不行,李氏王朝的开国史。

31分钟前
  • 姬长安
  • 力荐

又刷新了亚洲史剧的高度。。

35分钟前
  • 我有一个小秘密
  • 力荐

终于明白琅琊榜在境外收视低迷的原因。胡歌,你离影帝的路还差一个李芳远的距离。

37分钟前
  • fun9898
  • 力荐

从《成均馆绯闻》到《密会》再到今年的《思悼》真是爱死刘亚仁😘看完了来补评论,这是我看的最长的韩剧了,人物刻画的都很丰满,李芳远你不会恨他,因为他太孤独,而你又不会爱他可怜他,因为他又活的太过明白,终究身居高位的人,都是孤独冷血的,也都是能成大器的非凡人

42分钟前
  • 圈不住的世界
  • 推荐

想不到我有追韩国古装剧的这一天……每集都是高潮,几大主角智商一直在线简直感人,刘亚仁演技真的是秒杀同龄好几条街啊……

46分钟前
  • Chori
  • 力荐

从编剧导演到演员后期剪辑,堪称精良!每一个小的人物小角色演出都很精准到位,六条龙唯一欠缺的是女一演技太牵强,整部剧应该拿大奖,亚仁视帝实至名归!

50分钟前
  • 舍利shaly
  • 力荐

演员各个炸,铺垫有点长,刘亚仁赞赞赞,申世京跟突破不错,年轻演员都很好,老演员没的说。剧情比琅琊榜还真实点

53分钟前
  • 王森林
  • 力荐

如果你只能看一部韩剧……

58分钟前
  • 之由
  • 力荐

申世京面瘫到仿佛让我看到了刘诗诗,因为她减一星…

1小时前
  • Zhiiiyur
  • 推荐

这种剧的分就是很难打,不高不下,比国产烂剧和某些韩国纯偶像爱情的韩剧自然高出许多,但在历史正剧中他又显得没那么出彩。看完19集,不想再看了

1小时前
  • 黄桥烧饼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