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

欧美剧德国 / 美国2022

主演:安德烈亚斯·皮特斯柯曼,艾米丽·比查姆,安东·莱瑟,马蒂尔德·奥利维耶,阿奈林·巴纳德,卢卡斯·林高·藤内森,克拉拉·罗萨杰,亚历山大·维尧姆,米格尔·贝尔纳尔德阿尤,乔纳斯·布洛凯,罗莎莉·克雷格,理查德·霍普,玛丽亚·厄沃尔特,马切伊·穆西尔,本·阿什登,Yann Gael,Heidi Toini,缇诺·麦威斯,Isabella Wei

导演:巴伦·博·欧达尔

 剧照

1899 剧照 NO.11899 剧照 NO.21899 剧照 NO.31899 剧照 NO.41899 剧照 NO.51899 剧照 NO.61899 剧照 NO.131899 剧照 NO.141899 剧照 NO.151899 剧照 NO.161899 剧照 NO.171899 剧照 NO.181899 剧照 NO.19189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6 16:54

详细剧情

  该剧故事将围绕一艘从伦敦开往纽约,满载着移民的船只展开,当船上的人发现了另一艘移民船时,他们的旅程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改变,那艘船上的东西令一切都变为了噩梦。

 长篇影评

 1 ) 以暗黑的故事结构来推测1899的剧情走向

看到很多评论说这部剧不如暗黑,各种吐槽与不能理解。但是我却感觉导演其实还是一如既往的以他的叙事结构在铺垫故事。

如同暗黑贯穿整部剧的理论依据来自于这本书,剧本依靠这本虚构的书与理论搭建其故事框架,导演用宛如公式解题般的严密逻辑把所有伏笔与铺垫解向最终的真相。严丝合缝的逻辑与剧情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暗黑最大的魅力所在。

而1899的整部剧的题眼可能就基于剧中反复强调的柏拉图的洞穴思想实验。

这次由时空上升到哲学。

即实际内核与表象的关系。

柏拉图的哲学认为存在一个真理世界,现实世界是真理的投影。简单来说,我们所认为桌子这个概念,它是有一个理想完美的概念,以至于我们看到这个物件就能明白这个是桌子,即使这个桌子是三条腿的 那个桌子是四条腿的,另外个桌子可能就是一个圆柱,但是我们知道那就是个桌子。桌子存在一个完美的概念,我们看到只是其各种表象之一。

1899各样的人物关系,不断强调的核心主旨,各种感情的羁绊,其实是在不断描述这些表像。而人们因为表象的束缚而忽略真正的内核,从情感关系、身份的表象,到真实情感,真实经历的内核。你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甚至你这个人所谓的真实是你现在的外表所看到的,还是你实际真正经历的。第一季全剧就是不断在创造这样的对立冲突。表面夫妻,真实内心情感的诉求。表面与内核将会是整部系列剧真正贯穿始末的题眼。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结局,大海换成了星海,孤船换成了孤舰。形式表象发生了变化,内核还是一致。

所以按照暗黑的结构,第一季作为角色背景故事的铺垫交待与世界观规则的熟悉,第二季就会是基于铺垫上的各种展开。

这次导演想和你讨论哲学,事物最终的定义是因为其表象还是内核。至少我觉得作为系列的第一季,1899比暗黑更成熟,而且讨论的深度将会更深,非常期待!值得五星

也许系列的最终结局,可能会如同洞穴思想实验那样,当我们转头走向洞外的世界,看到真正的世界后那种体验。也许导演就想用整个系列来描述最终那个由表象走至真理的那种体验吧。

 2 ) 每个人的地狱、“3”及其他寓意

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每个人的床底藏着他的地狱 2.希腊神话、圣经、理想国 3.奇妙数字“3” 4.选角

1

每个人的床底,通往他们的地狱。

(德国)船长的地狱是妻子和女儿们被烧死在房子里。

(英国)女主的地狱是明明是医生、明明没有病,却被关在精神病院绑住注射,哥哥下落未卜,父亲冷眼旁观,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法国)明显逃票上船的黑人杰罗姆,在战场上差点饿死也不愿当逃兵,反而被战友袭击陷害关在牢里,不知道他怎么摆脱的,可以想象吃了很多苦。而真正的逃兵战友伪装成中尉过上了好日子,又装成有钱人,正在度蜜月。

(中国)伪装成日本艺妓的中国少女玲儿,和母亲相依为命,想偷走朋友去英国的船票,不小心下多了药害死朋友,从此良心难安。

(丹麦)孕妇翠芙最早胎位不正被女主救了一命,她的地狱是因为弟弟摸了别人的儿子,导致她被那人强暴,而她在反抗中杀死了对方。

(波兰)看起来老实善良的波兰小哥欧力揣着美国的照片,也杀过人。

(西班牙)假神父杀了真神父,穿上了神父的衣服,和他的假兄弟真男友一起乘船逃离。

船上几位主要角色身上都藏着很大的隐秘。

可以说他们都有非去美国不可的理由。那个年代选择漂洋过海去美洲的人,要么怀着梦想,要么怀着难处。

而前几集像大反派的黑衣人丹尼尔的妻子不知所踪、家庭崩坏。

每个人的床底藏着他的地狱,以梦的形式我们不断反刍,消化不掉也不期许他人感同身受。

2

澳大利亚学者约翰•赫斯特在《极简欧洲史》里认为欧洲文明发端的组成元素有三:

古希腊罗马学术,基督教教义,日耳曼蛮族。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作为盗火者,关键词希望、火种,常见于各大科幻片,尤其是当人类寻找生命的出路时。

类似常用的希腊神话人物还有西西弗斯,昨天刚逛了西西弗书店。越长大越能理解西西弗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剧中他们去救的便是普罗米修斯号,最终女主醒来,也发现自己就在太空的普罗米修斯号上。

欧洲人真是对船情有独钟,最知名的当属诺亚方舟。

《圣经》里写大洪水来临,只有诺亚方舟里的动物植物才能完成生命的延续,沿用此概念的比如《2012》里全世界人民抢船票登船。

而宇宙飞船承载的也是寻找人类文明出路的使命。太阳的寿命终有尽头,国内带着地球去流浪,国外乘上飞船找寻新的生存地。

诺亚方舟/普罗米修斯号飞船在宇宙航行,保存着仅剩的人类文明。

这部剧还有好玩的一点——演员们真的来自各个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

在仅剩的文明中可不就是各国大杂烩,经常“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所选的那个年代那条船无比契合。

尤其是假神父向船长告密那一幕,形象体现了巴别塔的故事——人类希望修建通往天堂的巴别塔,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大家互相听不懂,于是计划不通。

大洪水里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十二义人”,剧照里除了导演编剧夫妻档还有16人,可能想多了,还是得等剧情再展开一些。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记录苏格拉底的学说,非常著名的“洞穴之喻”:

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 有一些特定的人,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这些器具就是根据现实中的实物所做的模型。 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如果他们中的一个囚徒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眩晕(就像才从电影院走出来一样),但是没有关系,他会慢慢适应。百度百科

主创团队很喜欢洞穴概念。

《暗黑》里穿越时空的山洞是全剧的绝对高光,一切故事围绕这个山洞展开在洞穴里爬来爬去到不同的时空。《1899》最后两集主演们也是爬在各种线路洞穴里,打开不同的门去到不同的记忆。

人们匍匐在山洞,借助油灯电筒照亮周边和前路。仿若“秉烛夜游”,四周一片黑暗,光之所及才能被看见,我们只探寻到世界极小的一部分。

柏拉图本人的主张亦具有“洞穴”色彩。

他认为现实世界是模仿“理式”世界的产物,“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现实模仿理式,艺术模仿现实,因此文学艺术是对“理式”的“模仿的模仿”。

基于这些理论人类探寻真与假的界限,有一系列佳作,比如《黑客帝国》里的母体Matrix。

最早怀疑《1899》关于“模拟”,是在这一幕:

女主醒后来到餐厅,被中介妇人搭讪,中介妇人举杯喝一口,那一刻其他人同时举杯喝一口。

3

知道是《暗黑》的主创团队,我对“3”之类的意象特别敏锐,看到1899的第一眼想的是1+8=9,相当于999,全是3🌚

粗略数一数暗黑里的3:

首先一共3季!

▲ DARK官网上的轨迹和标志

设定能穿越的时间是33年,不可穿到任意时间点;由主世界分化出亚当世界和夏娃世界,3个世界;主角们有3个形态,少年,壮年,中老年。

……

3”这个数字非常特别。

古语有云,事不过三。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哈利波特》里的死亡圣器标志。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三权分立、百慕大三角等等等等。

剧中处处可见的三角形标志、三角形密码。男孩拿着的神秘金字塔。

“3”在这里是值得品味和思考的。

P.S.盲猜《1899》也是3季!

4

船长是《暗黑》里壮年约拿的扮演者。

女主红发白肤,在西方经常认为这种长相是女巫,结合船上的“灵异”事件会更有趣。

各国土生土长的演员自说自话,在通往美国的轮船上演绎文化大杂烩。

他们可以是洲际移民,也可以是星际移民。

剧中我能听出是什么语言的有粤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分不清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但知道属于那个方位,意大利语有些不确定,丹麦语完全听不出,还有其他语言欢迎补充。

最后要感谢剧组认真选了玲儿的演员,我听那粤语感觉还挺正,不知道广东人怎么看。而且演员长得很好看,不是那种欧美刻板印象。

期待下一季展开。

 3 ) 看不懂的人十有八九是真的懂

我只有亿句话要说:如果你要挖坑,请把它填好。如果你要表达一个鲜明的主题,请让你做的剧情安排对主题有意义,而不是故作高深,虎头狗尾巴草。

当结局来到你面前时,你会发现前面太多的支线安排对剧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好的结局设定是用来呼应主题回应剧情的。悬疑题材我们都希望跟随主角视角解密,我们最不想看到的是故事里冒出一个又一个人来通篇给你介绍困境情况,你作为一个主角对解密做不到一点点贡献,而且竟然不是主角一行人牵动剧情向前发展,恰恰相反是剧情领着你被动地走。

如果你想站在舆论制高点批判似的说我不配看这种慢热型的剧,我会告诉你,我恰恰最欣赏的就是慢热的剧,并且我想说,并不是所有节奏慢的剧都有资格称慢热剧,首先它得热得起来。

别再被舆论带着走啦,“好看,太好看了”“说不好的都是看不懂”“我要给它打五星”,然而你真的觉得它好看吗?好好冷静下来,给自己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去看看《恐怖游轮》《盗梦空间》这类电影,剧集的话看看《西部世界一二季》,想想为什么同类元素电影,人家得分那么高,人家能挖坑能埋坑结局还高深。到了你这里就真离大谱了,前面几集做了很宏大的铺垫,每个人物设计都留了悬念,那时候我就很期待后面剧集会怎么将各个支线串联到一起。可是结果呢?女主给我来了句“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毫无逻辑”?????意思就是前面细节铺展开来太多了,不打算圆了,,,,,,如果你还想说:“导演不是后面几集都在填坑吗?是你自己没看懂”这之类的话,我想反问你,导演后面真的是在认认真真埋坑吗?也许导演尽力了,但也仅仅尽力了。别再说什么“你自己没看懂”这类烂俗的话了,我想,只要是看过我前面提到过的这几部电影剧集的人,想要充分理解这部剧集的立意对他们而言没有一点难事,我挺想知道他们是否是你们懂派眼里“不懂”的那部分人?

没有网络推崇的那么好,两颗星是情绪,用来帮助它回到合理的评分,内容7.5分极限了,我“看不懂”,所以这是我能给的最高分了。推荐你们看看,但是请给自己预留一部分理智思考的空间。

 4 ) Details:不可思议

by Arual

都是剧透!最终还是决定开个帖子记录一些有趣的小细节,不管有没有第二季。如果有第二季就最好,当然。

长截图是搬运了reddit网友的帖子。

持续update,欢迎补充。

-

1.南安普顿Southampton

剧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具体地名。这个也许是致敬。南安普顿是泰坦尼克号的起点。

2.鲸鱼传说

丹麦一家的小妹妹艾达曾经提到一个关于鲸鱼的传说。大概是有人猎鲸,于是那艘船就出事了。

根据《暗黑》的经验也知道Jantje不会插入一个和故事没有关联的传说。Reddit的网友提到在电脑编程中,与鲸鱼这一元素相关联的有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OA),鲸鱼优化算法。

搬运自reddit

其中座头鲸有一种特殊的捕食方式被称为气泡网觅食法(bubble-net feeding method)。

据观察,这种觅食是通过在圆形或类似数字“9”形路径上制造独特的气泡来完成的

而据科学研究,有两种与气泡有关的策略,分别是上升螺旋(upward-spirals)和双螺旋(doubleloops)。在前一种策略中,座头鲸会潜到水下 12 米左右,然后开始在猎物周围制造一个螺旋形的泡泡,并游向水面;后一种策略包括三个不同的阶段:珊瑚循环,用尾叶拍打水面以及捕获循环。所以鲸鱼优化算法就是模拟了这种进食策略的一种优化算法。

最终存档塞伯洛斯号产生的漩涡,像极了利用优化算法。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这一次,大家的记忆没有消失的原因?

3.阿尔弗雷德甲虫

在艾略特的记忆中,他将自己捕获到的甲虫命名为Alfred。

搬运自reddit

这种绿壳甲虫是一位英国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发现的。他和著名的达尔文几乎同时提出了自然选择论,但是他的名声与贡献一直遭到埋没。

不过有趣的是,阿尔弗雷德是一名唯心主义者,他提出“人类思想和身体特征发展受所谓的神灵指引,而不是由自然选择决定”。

4.衣服

艾略特被删除的记忆中,莫拉、丹尼尔的一身黑衣,和飞船莫拉wake up后大家的黑衣明显是同一套。艾略特被打试剂时穿的是和多次莫拉被强制注射时一样的白衣服。如果艾略特只是系统程序,回忆是捏造的,为什么连衣服都一样呢?还有艾略特回忆中的野餐,莫拉丹尼尔艾略特一家子的合照,他们也是穿着和在船上一样的衣服。

5.黑与白

搬运自reddit

注射的药剂,白色(恢复记忆)黑色(失去记忆)。

联脑的插口有一黑一白的电线。

6.舷窗

塞伯洛斯船和普罗米修斯飞船都有圆形舷窗。

搬运自reddit

7.依旧存在的三角

搬运自reddit

很明显莫拉不管是在哪艘船上,眼中的三角形依旧存在。所以,飞船就一定是reality world吗?

8.安格尔的素描本

搬运自reddit

在安格尔描绘克雷斯特旁边有一页是素描风景。据拉米罗最后冲去噩梦那一幕,这看起来不太像是西班牙大沙漠。而更像是最后模拟数据覆灭的一幕。

9.Aneurin的眼睛

搬运

po这个不是真要讨论ane眼睛颜色的问题,因为翻了一下他明年一些作品,剧照里眼睛也是棕色的。也许是一直戴着隐形眼镜吧,和剧情无关。这个问题可以pass了。

10.镜像理论

搬运

11.电报发送的时间

聪明的网友们发现电报发送/停止的时间都是特殊的时刻。

其实也不奇怪,毕竟是亨利在监控室里发出的,他看得到,也可以一定程度控制。

搬运

12.全家福和Are you lost

Eyk和Nina见Maura的第一句话,不约而同:你迷路了吗?

Larsen家的全家福必然是一个重要的道具。

搬运

 5 ) 发布会开成这样,谁服你当领导啊

前几年有部科幻剧《暗黑》,剧迷圈交口称赞,有神剧之称。今年原班人马又鼓捣了一部气质雷同的《1899》,拿汪洋上一艘巨型客轮造悬念,没想到评分却翻了车。

公平地讲,剧组确实有点不思进取,虚拟实境、时间循环等高概念,都是《暗黑》玩剩下的,没唱出新戏。老调重弹,故弄玄虚,口碑崩掉不奇怪。

但这剧也并非毫无看头,比如前三集有一条很现实的情节线:一个资历深厚的老船长昏招迭出,一步步把自己的权力搞丢。

这条情节概括如下:客轮收到疑似来自失踪船只普罗米修斯的信号,船长不顾乘客反对,坚持要偏离航向,登船调查,结果被该船上的异象搞得心神不定,之后屡屡出现决策失误,大失人心,权威迅速崩塌。最后手下带领一群乘客哗变,夺了他的权。

船长的遭遇是个悲剧故事,更悲剧的是尽管他不断做着力排众议、独断专行的决定,却一直自我感觉良好,对后果后知后觉。

剧中船长有两次面对头等舱乘客的发布会,从这两次公开发言上,他的失势早就露出了端倪。我们来看看两次具体发生了什么。

第一次发布会的起因,是客轮收到普罗米修斯的信号,决定打断航程前去搜救,这样的重大决策当然要告知乘客。于是船长吩咐把头等舱召集起来,公开讲话。

他第一句是这么说的:“我们收到一条坐标消息,相信是来自普罗米修斯号的,几个月前失踪的那条船。”

这开场就很失水准,因为发言目的不明确。如果你已经做了决定,要是来宣布的,那就把决定先说出来,再一条条补充理由。如果是来讨论和征求意见的,那就把事实一口气讲完整,省得让人断章取义带了节奏。

听众不知道你想干嘛,会任意往自己想要的方向理解,沟通气氛就不好控制了。船长话说半截留个空档给人插,纯属给自己埋雷。

果然,立刻有乘客甲抓住马脚:“只是‘相信’?所以你们不确定消息是船发出的咯。”

船长很实诚地回答:“是的,我们不确定,但我们用的通讯器材很稀有,它可以覆盖比其他船远得多的位置,坐标位置所在的七小时航程里,没有公司的其他船。”

这话又说得超级扣分,犯了典型的专业人士通病,器材、覆盖、坐标、航程……船长估计以为这番论证很充分,却不知外行听众都会本能过滤术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乘客听到的其实只有那“不确定”三个字。

所以论证了半天,起的是反效果。直接说“概率很大”,“八成可以确定”都比这强多了。等有人询问具体理由,你可以再补充。

乘客乙追问:“信息上还说了什么?”

船长进一步陷入被动:“只有这个位置。”

乘客乙扩大质疑:“他们没有说自己是普罗米修斯号吗?他们也没有说需要援助?”

还来不及应付,乘客甲又来接力:“我们就为了一条不知谁发出的消息改变航向?对方也没有请求援助?”

要知道,这些受过精英教育的绅士淑女,打辩论就跟咱们中学生解一元二次方程一样拿手。两人一唱一和,逻辑严密,步步紧逼,从一个小质疑撕开口子。

船长意识到局面越来越失控,赶忙强化观点:“普罗米修斯上有1423位乘客,也许有人还活着。”

乘客乙一针见血,指出他的论据经不起推敲:“这都过了四个月了。”此话激起人群一阵骚动。

船长估计是觉着场面收拾不住了,左右扫视一番,摆出了一个“我不跟你们争辩”的表情,竟然转身准备走了。

乘客甲又高声补上一刀:“我们花了大价钱来坐船,七天要到纽约,绕路就耽误了。”原本的骚动这时变成一番赞同之声。

船长什么也没说,就在这反对的声浪里灰溜溜地离开。

船长带着一行人登上普罗米修斯号,发现全体乘客不知所踪,只找回一个不说话的小男孩。小男孩又突然失踪,接着还收到船运公司的电报,把普罗米修斯号判断为沉船,事情越来越蹊跷。

于公于私,船长都想把普罗米修斯号拖走,查出事情真相,于是迟迟不返回航程。被手下船员一再提醒,说乘客都在催促,他这才主动召开第二次发布会。

到了大厅面对众人,船长先是低头沉默了半晌,等全场乘客不耐烦交的头接耳声越来越大,他才抬头开口。

对比前一次的隆重出场、立刻开讲,这一次观感差好多,遮遮掩掩,拖拖拉拉,可信度已经打了折扣。

“我已经决定返航,把普罗米修斯号拖回欧洲。”

听到这话大家都炸了,所有人的表情都像排了两小时核酸的队,眼看快轮到了却被通知今天到此关门。

船长立刻解释:“我们没有足够的燃料把它拖到目的地,折返的路程比向前的短,我们只能返航。”

这解释虚浮无力,继续给自己挖坑。上次是有人质疑才解释,这次还没等出头鸟,船长自己先底气不足,主动找补理由。

更要命的是,这所谓的解释根本只会火上浇油。“燃料不够只能返航”是建立在必须把鬼船拖上的前提上,应该先解释的难道不是为什么拖上船吗?

前一次,大家还勉强可以认同你是为了救那一船人,可如今船也找到了,唯一的幸存者也救回来了,还有啥必要非得拖上船,再耽误咱这一千多人的航程?这是乘客最关心的议题,他却避而不谈,形同诡辩。

立刻有个乘客丙厉声反对:“太荒谬了,我们决不能返航。”

又有乘客丁问发难,用了个辩论比赛的质询技巧:“我们船上有多少人?”

船长下意识回答:“乘客和船员总计1612人。”

乘客丁:“我要说这其中1611人都反对你的返航决定。”

这话力道也很强,因为船长前面说的是“我们没有燃料”,乘客丙直接戳破了他的话术——从来没有什么“我们”,只有你和其他人,你做的决定,别代表大家。

看船长哑口无言,乘客丁趁势追击:“你也许是船长,但你不能做出违背所有人利益的决定。”人群发出了空前响亮的赞同声,还可以听到有人高声喊:“说得对!”

船长再次招架不住,匆匆抛出一句“我已作出决定”,结束了这次发言。

别看这两次发布会,都以船长霸道总裁般的不屑置辩告终,其实两次他都近乎落荒而逃。也就是头等舱这群男女还注重体面,没上去为难他,要是换了下等舱,群情激愤,怕是当场上演手撕。

回头来看,船长的两次发布会走的都是同一套糟糕的流程——

起初是奔着宣布决议去的,可要么措辞不够明确,要么姿态不够坚定,几乎是勾引着听众去抓住软肋进行质疑。

而一被质疑,船长立刻乱了阵脚,忍不住解释和反驳,把单方面的告知变成了辩论,还是一场围观者立场对自己很不利的辩论。

这也罢了,偏偏他想解释缺乏依据,想反驳又缺少口才,结果就是激起更多的质疑,更强烈的反对声浪,把自己搞得越来越被动。

最后眼看解释不通,反驳不过,破罐子破摔,又回到无可奉告的姿态:别说了,以我为准。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给听众的感觉,要不就是你有龌龊理由不敢公开,要不就是你没把咱们当回事,耍无赖逗傻小子呢。

好比领导跟你说:小张请了假,提早两天回家过年,她这两天的活你辛苦接一下。你一听,这不对啊,她能请假我还想请假呢。

领导说:人家是女孩子,你就照顾下嘛。这下你更不乐意了:她是隔壁省的,高铁两小时就到,我老家在北边农村,回去要换三趟交通工具十几个小时,领导你咋不照顾我呢。

领导支支吾吾圆不上,最后来句:这事就这么决定了,你委屈一下吧。更糟的是,整个对话还是公开进行,全办公室的人都听到了,你说这领导是不是一点都不会管人。

其实船长完全不必这么狼狈。他可以索性更强硬一点,把我说了算的权威态度摆到底,用专业性来回避讨论细节:

“经过船员专家组的讨论,有足够把握认定那是本公司失踪的普罗米修斯号,我们决定必须立刻调转航向,前往救援,有必要时将拖船返回英国进行事故调查,这是基于安全、道义、气象、燃料等多方面因素研判后确定的最优方案,给航程带来延误,敬请诸位谅解。”

或者,真要跟那些口才不错的乘客打辩论,争取广大群众的认同,也不是没的说,比如可以适当上个价值:

“你说得对,我们无法保证信号一定来自普罗米修斯号,也无法确定过了四个月船上到底还有多少生还者,可是请容许我提醒大家,普罗米修斯号上有1423位乘客,那是曾经活生生的1423条人命,其中许多都是在场各位本国本民族的同胞。极大的可能是,在苦熬四个月之后,他们终于把信号传出来,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忍心剥夺这九死一生的希望吗?要是今天我继续原定航程,对这份希望弃之不顾,我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相信诸位也是。”

又或者,把真正的理由包装一下,点出自己跟乘客共同的利益,也能触动到不少人。

“我理解大家旅途心切,把大家准时地送达目的地,也是我身为船长的责任。但在这个责任之上,我更要确保每一位乘客的安全。如今普罗米修斯穿上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异象,而同样的失踪和死亡正在我们这里上演,为了各位的人身安全,也为了各位远在纽约的亲人朋友的安全着想,我们不能带着这样巨大未知的隐患继续原本的旅程,我决定拖普罗米修斯号返程进行详细调查,请大家相信,我和我的船员会竭尽全力保护大家。”

当然,不能保证上述说法一定能百分百争取到拥护,但不论哪一种,至少都承认了听众是有感受有想法的活人,对他们有合乎情理的考虑和照顾。再看船长两次选择的沟通方式,都透着一股鸡贼、敷衍、傲慢和回避,一丝起码的诚恳都看不到。其结果就是让人愤怒、猜疑,对他的能力信任大打折扣。

其实我们看完整季剧知道,这个船长不是什么刁钻奸诈之辈,大体上是个正直的人。他固然有私心,但也不是居高临下不把别人当回事。可是公共发言的水平实在太差,把一手有的玩的牌硬生生打烂了。

客观来看,乘客的舆情没控制好,对船长的失势是再次要不过的因素。哗变主要还是手下积疑积怨已久。上船前大伙就嘀咕过:这家伙刚遭遇家破人亡,会不会精神还没恢复,够不够资格当船长?

接着看他一而再再而三一意孤行,有话都憋在肚子里,人心进一步分离。等他第二趟去普罗米修斯号,已经没有手下愿意跟随,甚至前脚刚走,二三把手就开始商量,我们得采取行动了。

但说来说去,没有什么比在公众场合的失态失言、让公关危机濒临失控,更能暴露一个领导的能力低下。两次发言,我们能看出船长在失去权力的边缘挣扎。本来完全能编排得很像样的官样文章,都被他做得这么凿空立论、被动挨打,那么他的地位受到挑战,只是个时间问题。

后来,看着狂奔来给他警告的人,船长还一头雾水,完全反应不过来,直到手下和下等舱乘客端着枪冲进来,他这才恍然大悟发生了什么。注意他那时候的眼神,困惑不解远远多于惊慌。

船长是常年搏斗惊涛骇浪的硬汉,枪口不会让他有太多情绪波动,但他是真的完全没料到——事情竟然到这个地步了吗?我这个领导竟然当得这么烂吗?

两千年前有一个著名领导也是这么自我感觉太好。据说凯撒大帝遇刺时,看到刺客中还有自己十分信任的布鲁图斯,满怀绝望地说了一句:“我的孩子,还有你啊。”估计被哗变的船长看着自己的处境,内心也有一句独白:“不合格的领导,原来也有我一个啊。”

 6 ) 人格固有的缺陷

这样理解一下第一季的剧情

大前提:结尾的太空旅行是真实的,不存在二次套娃。

内情:太空旅行的建设方要购买一套软件,用于接入旅客的大脑,模拟真实人生,以缓解长时间旅行的焦虑,提高旅客旅行质量。建设方的项目经理大概率是女主的哥哥,乙方就是作为脑科学家的女主。但是她的软件出现了问题,运行几个月,就崩溃重启。建设方要求查明原因改进之,她就自己当作模拟游戏的角色,进入软件企图查明原因,进入之前屏蔽了自己的记忆,但给了自己的任务线索和醒来的“key”。

女主的父亲应该是个充满智慧但又控制欲强的人,早年控制女主的生活很多。女主和丈夫很可能有过一个儿子,但这个儿子得了重病或者出了意外,在死或者失去自主意识之前,女主把儿子上传到了系统里,然后丈夫可能选了让儿子“安乐死”,二人产生裂痕分开。所以,这个模拟系统应该是一个版本一个版本升级上来的,最初的最底层的架构中就有儿子的角色,也有丈夫的角色,甚至父亲的角色,这不是女主刻意写的,而是强大的潜意识隐藏写入的。这就造成,每次模拟系统重启的时候,儿子这团数据没法重启,要占据一个空间,也就是要有一艘船给他,船只要存在,就会让系统内的其他角色观察到。丈夫也是bug般的存在,他在现实中应该是坚持让女主放弃科学研究,不要再发疯,多重视家庭生活,到了模拟系统里,也依然阴魂不散的是这个任务,本来看不懂他杀掉小女孩的情节,后来懂了,他一定是在现实中同意医生停止儿子的氧气,等同于杀人,女主不原谅他这个行为。

其他有真人背景的角色,也各自有各自的人格缺陷。

船长,在1899年,过分关注事业,结果妻子点火烧了一家。他固然自责万分,但遇到同样影响其他人自由意志的抉择的时候,他又过分自私,把自己的判断凌驾于众人之上,他认为返航,把船拖回去调查清楚是对所有人负责,正如他认为自己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妻女就应该几年如一日的独守空房无怨无悔的等着他。他违背了众人的意愿,一次次的酿成悲剧,还不自知。

艺妓,也很有趣,她本人并不是妓女,她的妈妈应该是妓院的佣人,负责有客人来的时候伺候,有一天,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妓女得到了一个去英国的机会,可以穿漂亮的衣服,这让她羡慕嫉妒不已,她想窃取这个机会,结果没想到毒死了那个妓女。但所谓的机会,根本不是什么机会,绿衣老鸨的生意,就是在跨太平洋的豪华邮轮上做皮肉生意,利用往返的旅行,这行当永不靠岸,既到不了英国也到不了美国。

女主长期受到父亲压制,她的反抗成就了她目前的职业高度,所以她设计出的系统里冥冥中必须有一个幕后父权存在,这个强力的父权,是她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所在,不可抛弃。正是这种固执,让她即便是物理上失去了儿子,也不愿在精神上放弃,模拟系统中儿子角色的存在,造成船长和人群发生分歧进而产生悲剧。因为儿子在系统里是“超规范的存在”,在正常人理解范围内,不是上帝就是魔鬼。

总的来说,就是女主始终在追求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应该被社会所认同,给建设方制作的软件就是她的工作成果。建设方的要求是角色要遵守社会规则,和谐旅程。但具体到个体,却总是喜欢用打破规则的方式争取自己的角色被社会所认同。结果,就是剧集里“生存”下来的那几个,注定成为下一版模拟系统新规则的制定者,造物者——女主,要为了这几个幸存下来的角色设计新的系统,给老鸨良心发现的机会,给艺妓、gay牧师堂堂正正的生活,给未婚妻以真爱,给船长正义,让自己的孩子不再成为父母不幸婚姻的隐藏理由而自责。


悲剧的原因:

如果一群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长时间呆着,只要时间足够长,必然会产生矛盾,然后造成大规模的倾轧。

那么,为什么大家要从英国出发经过太平洋去美国呢?旅途太长,本来低概率的意外会变成大概率的意外。

如果说,这是系统设置的,只能是经过太平洋去美国。那,结尾的太空旅行就更有趣了,明显是乘客自己选了要睡个几百年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说,剧集里模拟系统里的人格都是真实的人格,他们在模拟游戏里都能杀个你死我活,到了目的地肉身放出来,还是会杀的你死我活。

真实的人类历史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迭代啊,就是比如这一代的乘客有各种各样的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衰老的病各种意外死去,他们的后代多少会撷取一些教训变得稍微柔和一点,社会改良就是这么来的。

但剧集里的人物,没有培养下一代,反而仇视和杀死他们,不把他们视为key。比如怀孕少女肚子里的孩子,因为是qj的产物,所有人都宁愿它死,只不过因为连带少女会死才不忍心这么做。又比如怀孕少女的小妹妹,知道很多事情,却第一个死。最典型的是女主的儿子,一船人都认为他是祸根,要杀之而后快。

第一集,女主说我不能生孩子了。是不是寓意连她也没觉得自己有错,根本不寄希望于下一代。

 短评

前5集:天呐莫非这就是我的命中神剧?最后1集:西八气到睡不着。

7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从头到尾只看到屏幕上的一个靓仔!

10分钟前
  • Mario
  • 推荐

全看完了,回想一下暗黑s01是从e05开始精彩的,而整季来看是s02才打开格局,s03大升华的。所以不免对标一下,这次也是从e05开始精彩的,中心哲学是柏拉图洞穴之喻,e08的几重哲学反问还是很精彩的。这次终于不用脸盲了很开心,一开始按着人物使用的语言认人就容易多了,法语西语德语粤语,瑞典语和波兰语我也猜出来了,后面主角团小分队行动的时候面对面讲对方听不懂的不同语言很有趣(要是盯着字幕看就太没意思了)。希望后面的季能像暗黑一样打开格局越来越好。一猜这剧就会被恶评,看了一两集就弃剧甩手一星的无脑观众确实越来越多了

14分钟前
  • mills
  • 推荐

建议看完一二集直接去看第八集,这是最好的观看体验。

17分钟前
  • 爱幻想
  • 推荐

如果非要说跟《暗黑》有什么相似之处的话,那就是大家还是喜欢在坑洞里钻来钻去……

22分钟前
  • 安东
  • 还行

八集看完,平平无奇,类似于阿凡达的模拟世界,所有角色都是虚构群像,过程可能即将或许要给点克苏鲁的元素,却被安排的隐秘又深邃,直到结尾又归于传输空间切换视野的二创烂把戏,大部分时间在关照各大角色的心理拉扯和过往创伤,全是人类之间的道德审判,还有阴谋黑暗,以及俗套的幕后操控,五六集终于让概念先行,但处处是乏味的堆积,每集的故事推进就是大多数无聊的边缘琐事,故弄玄虚一番也没为真相作出过多佐证,全靠最后一集毫无逻辑的“惊天”反转,各种生硬强行投喂观众,这种小成本类型剧集已经逃不开毛驴拉磨的苍白桎梏了,无病呻吟,屁大点真相搞得密不透风,迂回式的废话连篇,最终清汤寡水浮皮潦草落幕,完全没有惊喜可言,都是人家玩剩下的。★

23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很差

啊这………你觉得最酷的设定是各个角色之间语言不通哈哈哈哈哈哈

26分钟前
  • 阿茶茶
  • 还行

看了四集,《恐怖游轮》《泰坦尼克号》《小姐》《艺伎回忆录》《暗黑》《幽灵船》《小岛惊魂》《迷雾》《寂静岭》即视感,纯纯缝合怪了属于是。

29分钟前
  • CheersLover
  • 还行

2099年一群人在VR里玩电气时代邮轮剧本杀

30分钟前
  • 幻想水箱
  • 还行

恐怖游轮赛博朋克升级版,很神棍,是那种万字拆解up主最爱的题材

35分钟前
  • 小侠来了
  • 还行

感谢这部剧让我看到名校风暴唯一直男胡兹曼变弯

37分钟前
  • Stryfe
  • 力荐

说节奏慢的就不适合看这种剧,不论是画面还是叙事都一级棒,8集看完,实在太爱这风格,特别适合天黑关灯拉窗帘躺在被窝里看,不过需要注意结尾有大坑,会像暗黑一样拍好几季才能讲完整个故事。

39分钟前
  • 深度电影圈
  • 推荐

得亏是一次性放8集,一集一集放,评分要跌倒谷底去了

43分钟前
  • 麦辣教徒
  • 还行

镜头语言很绚丽,以为是个满汉全席,没想到是加了科技的刷锅水

48分钟前
  • 一张废纸
  • 还行

一口气看完,非常杂糅,像是到处借鉴几句再降重的论文,恐怖游轮、楚门的世界、深空失忆、西部世界、黑客帝国、普罗米修斯……按比例调配,是挺好看啦,但借鉴的都是博士后论文,这饭就有点冷了

49分钟前
  • lammko
  • 推荐

这种模拟现实的是不是太老套了,可能是一遍我没看懂吧,和预期还是有落差

52分钟前
  • 西西里的朗读者
  • 还行

刚开始以为是《恐怖游轮》,快到结局又觉得像《盗梦空间》+《楚门的世界》,最后女主醒来的那一刻,突然响起了熟悉的《火星救援》配乐,心情豁然开朗,原来啥也不是。(啊不是,这科幻真硬)

57分钟前
  • 枝寒雀静
  • 力荐

看完了。我的感受:是不是循环→她爹做实验呢→大家一起打破循环→那果然是她儿子→噢反转了→啊?说啥呢??啊???啥啊????下一季咋编??? ps:说粤语的女孩真好看…很久很久没在外国剧见到说这么正宗粤语的华人了,就不说是不是普通话了,长的也很东方美选角挺好的,她真好看。

58分钟前
  • 一杯西柚汁
  • 还行

节奏慢,画面黑,神神叨叨,每个人都像便秘一样,知道什么就是不说,总共就8集还能给人水了十集的感觉,果然只要预告片最吸引人。唯一优点在于这种故弄玄虚的装B劲真的蛮克味的

59分钟前
  • MOJ
  • 还行

这个类型一定要躲开剧透看啊。女主像不像怪奇物语的Max。

1小时前
  • cliosong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